對於理財,很多人的理解有一定的片面性,認為理財就是要
賺大錢、要高收益。正是因為這樣的一些錯誤認識,使得很多人
深陷理財騙局。

不管一個人收入多少,都可以理財,理財帶給我們的好處不只是賺錢,
還包括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資產。職場理財不僅要考慮財富積累,還要
考慮財富保障。

今天就來與各位分享,如何合理規劃手中的“餘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設立職場理財“四賬戶”,量化個人理財目標

職場理財始於記賬,只有透明個人資產,才能更好的製定理財目標。
你可以選擇傳統的手記、也可以利用手機APP,根據個人情況實際
記錄資金收入與支出。

在記賬的過程中,可根據月度、季度、年度的賬單情況,制定相應的
支出預算。然後,根據實際支出方向,設立職場理財四個賬戶,分別為
基本儲備金、應急備用金、增值賬戶與保險賬戶。

1.基本儲備金
拿到薪金的第一件事,便是想著付給自己的報酬。固定的錢要拿來儲蓄
和投資,而這部分的錢必須要強制性執行,佔理財總額的大概10%。
一般要計算自己在3-6個月內的基本生活費,包括房子租金、生活費用、
日常費用等都需要考慮在內,然後將其納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

2.應急備用金
所謂緊急備用金,就是在發生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時,可以立即動用的資金,
佔理財總額的大概20%。緊急備用金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一般是3-6個月
基本生活金的總額,如果收入和支出都比較穩定,可以適當減少應急備用金額。

3.保險賬戶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養老與教育逐漸成為了,社會普遍關注的重點。
所以在你的資金池之中,預留一部分養老金與教育金也是必須的,
這部分自己佔理財總額的大概40%。

因為這部分資金具有持續性,所以必須積少成多,從最初開始預留。
這部分資金的起存金額,可以是50元到2萬元不等,存款期限通常為1年、
3年與6年三個檔次。

4.增值賬戶
這部分屬於額外投資資金,佔理財總金額的大概30%,目的是為了
讓錢生錢。在認清個人的實際情況,將自己感興趣的投資方式,
列成一個清單,根據預期目標的重要性進行分類,最後篩選出一個
投資方式開始投資。

職場理財有訣竅,存款不如買保險,讓我們看以下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