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這樣的體驗麼?某段時間突然不想努力了,不想奮鬥了,只想在安逸的環境裡“與世無爭”。
但現實卻殘忍地告訴你:你沒有不努力的資格。 那麼,該怎麼辦呢?
當你不想努力的時候,你首先要意識到,自己很可能正在被“體驗自我”所主導。

體驗自我,是內心“及時行樂”的那個自己 體驗自我,是那個親身經歷著我們人生的自己,是每時每刻的直接體驗。當我們被體驗自我主導的時候,往往會陷入一種“及時行樂”中,我們會貪圖眼前的快樂,而忘掉還有更重要的長遠目標要努力。
而與體驗自我相對的,是“記憶自我”,它讓我們去追尋長遠目標與人生意義。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把握好“及時行樂”與“努力前程”的平衡。

當我們陷入這種“及時行樂”的心態中去時,我們很容易失去目標,安於現狀,甚至變得拖延、懶惰。比如,我們的可能在新年伊始時定下了很多有意義的目標——要多看書,要學一門新語言,要每天去健身房運動。但在要實施時,貪圖及時享樂就會讓我們偷懶、懈怠,最終一事無成。

不僅如此,長遠來看,我們會因此喪失努力的動力,過於注重及眼前的舒適和歡愉,會讓我們不願甚至不敢嘗試任何會讓自己承受一點痛苦或不適的挑戰,永遠無法踏出自己的舒適區。
漸漸地,“活在當下”,“珍惜眼前”變成了一些人用來逃避努力的藉口。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出生在一個小農村,他靠著販賣米糧,一點一滴累積成了台灣的巨富,就是因為他不樂於安於現狀,直到他離開的前一天,每天還是固定六點起床,從不延遲。

如果你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而不想努力,該怎麼辦?
1.需要意識到如果你的不想努力是因為安於享樂,這可能會給你帶來危害
它會讓你無法實現那些你想要完成的目標。不僅如此,當你在這種及時行樂的心態裡的時間越長,惰性就會變得越大。勇氣往往是一鼓作氣的,太久的不成長,會不斷削減一個人對自己的信心。
2.找到努力的動機
為什麼有的人很容易在生活中放棄或厭倦,而有的人則會日復一日地向著“更好的自己”的目標前進?
心理學家強調了內在因素對行為改變的重要作用,這個重要的內在因素,也是我們一切努力的深層推動力,那就是——動機。

你需要找到那個能讓自己持續努力的內在動機是什麼,無論是你對成功的渴望,還是你不服輸的信念,這些來自於你內心的驅動力,就會讓你在面對挑戰與困難的時候,仍然充滿激情與勇氣,也能在你完成任務之後,讓你體驗到成就與價值,它才是能讓你持續不斷地保持努力的真正原因。
找到這個動機之後,可以將它記錄下來,在你喪失激情,不想努力的時候,拿出來提醒自己。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持續的努力,需要堅定的初心——你的內在動機。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你在努力的路上嗎?
最後分享一段影片,希望你也能毫不猶豫走向努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