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分享創業精神時表示,自己剛創業時,白天跟著白班幹,晚上跟著夜班幹,夜班散場還要連軸轉,實在撐不住才把電話簿當枕頭,睡不了多久,大清早就又爬起來接著幹。
郭台銘曾經說過這樣的話:現在的孩子都是在溫室裡長大的。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具備吃苦的精神了。如果未來他的小孩面對工作存有這種心態,「我隔天就打斷他的腿。」

現在很多家長養孩子都很「捨得下本」,按照自己所能承受的最高標準給孩子提供所需的東西。
衣服、文具、兒童畫冊、零食等,家長盡可能買名牌、進口產品,各種高大上的興趣班也是不少孩子的「必修課」。
等到父母來接孩子的時候,看看他們的打扮,才會發現很多孩子家庭富裕是一種錯覺。

在教育工作者看來,無論家庭條件好壞,對孩子傾注所有,源於特有的家庭倫理關係、獨生子女的角色和6位親人無怨無悔的付出。
除了人多勢眾型的寵溺,此種育兒觀背後更有「贏在起跑線上」的心魔。
「如今階層固化那麼嚴重,我能做的就是給孩子不亞于富二代的條件,讓他有高於本階層的閱歷。自己吃點苦還不是為了孩子的將來。」全職太太陳女士坦言。

專家認為,超負荷的愛背後是父母的虧欠感
階層固化更像是藉口,父母所不願面對的很可能是自己能力的固化。
過去,忙於工作沒時間陪孩子的富裕家庭,習慣於用金錢滿足下一代,導致孩子暴露出種種性格問題

如今,新變種更讓人憂心:「物質財富」相對短缺的家庭總是擔心子女產生自卑感,為此含辛茹苦給予儘量好的物質條件,寧願自己忍辱負重;「精神財富」不夠充足的家庭,總希望能給予子女更多的閱歷與底蘊,卻頭腦空空無法給予,只能用物質條件去彌補

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
「放著我來洗,你只管好好學習!」
「我不管你將來如何,至少小時候別人有的,你都有!」
「別人家的孩子都用進口尿不濕,咱孩子差啥?」

線民們在討論起這樣的現象時,往往會「群嘲」:你家孩子是有王位要繼承嗎?
吊詭的是,儘管旁觀時指責這種教育行為失當,但個體選擇時卻又常常成為這種育兒方式的踐行者。
一位廣州媽媽慨歎:「月薪三萬,養不起孩子一個暑假。」
這位在企業當高管的媽媽,女兒讀小學五年級,逢女兒放暑假,卻覺得捉襟見肘,甚至於新衣服都不敢出手了。

更可怕的是,明明不是富人,卻以富人的物質標準滿足孩子的要求,父母都鉚足勁兒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印鈔機。
到最後,培養出來的很可能就是「碎鈔機」了。
最悲哀的教育,就是把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養成了富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