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一個不同階段,
都有各自應該要面對的挑戰和目標,
這些學習也許未必輕鬆寫意,
通過層層歷練的蛻變與轉化,
最終的收穫可是他人都不容忽視的成就。

《independent》便邀請心理醫師
分享在30歲時應該學會的10件事
縱使你可能未必富有,
但屆時心靈的富足絕對令人敬佩。

1、學會試著做自己

父母的期望、同儕的企盼,
我們的求學生涯中,
你有多少的目標是因為他人的期待而前進的?
也許你根本對該領域沒興趣,
也可能尚未知道自我的價值在何方,
你應該真正思考自己愛什麼,
然後勇往直前的往那個希望邁進。

因為唯有走上你冀望的人生,
才不愧對一切的努力。

2、不要在乎他人的眼光

有些人會告訴你:
你不夠瘦、或你不夠漂亮,
甚至是你沒有賺足夠的錢,
應該從事什麼樣的行業比較有前途等。
偶爾你會因為害怕他人的三言兩語
而在追求夢想的路上踟躕桎梏。

但事實上,
你無法改變別人的想法,
如何能不在乎那些流言蜚語
而堅持自我信念,
是最應該學習的心靈修養。

3、學會優雅的拒絕

拒絕是一種藝術,
學會優雅的說「不」
不僅能夠避免自己許許多多的麻煩,
就連對方能也能感到尊重。

畢竟,人們常常因為事不關己或與對方不熟識,
而在拒絕時顯得冷漠,
抑或是不知道該如何拒絕,
而讓工作更加繁重,
這都是道歉藝術的重要性。

4、不要以為機會會自己找上門

不要妄想機會是憑空出現的,
而是應該隨時養精蓄銳待命,
這才是自己創造機會的絕佳方式。
試著表現自己、
努力綻放自我的光彩,
那麼總有一天會被看見。

5、學會不帶憤怒情緒的辯論

你不應該污辱、詆毀你不認同的人,
畢竟這樣只是顯得自己太過幼稚,
而且容易招致許多不必要的爭端。
試著用不一樣的方式說服他人、
用道理讓人信服,
你會發現自己所說的話
會愈來愈多人願意聆聽。

6、認識到生命的短暫

人的一生中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可能隨著身邊的家人或朋友離世,
你更應該體會到人生的短暫和意義。

即時行孝十分重要,
切莫待長輩們已經沒有多餘心力時,
才開始後悔未盡該了卻的目標。
多打電話給家人、沒事就回家陪伴,
別讓忙於工作的偏執,
成了永遠無法挽回的遺憾。

7、不要讓人生受限

正因為人生不長,
你才應該在這有限的歲月中,
儘可能的努力和堅持,
好好的規劃未來的道路,
而後在循序漸進的旅程上,
按部就班地達成,
先搞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
然後不要有遺憾地堅持去做。

8、學習語言、認識不同文化的人

在你30歲的時候,
你應該要體認到這個世界是多元的,
而且這博大精深的舞台中,
非常值得你去探索與學習,
因此,也許你會在工作中或校園生活內
遇見不同的人事物,
你應該多跟他們交談、溝通,
除了學習第二外語,
也能夠在不同的歷練中汲取人生經驗。

9、離開家鄉、到外地生活

人生至少要有一段時間,
你是離開原本熟悉且習慣的舒適圈,
踏入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
開始自己生活、脫離父母呵護的懷抱;
當你發現從前習以為常的事物不再是那麼容易時,
你漸漸開始能夠學著解決問題,
這能讓人不斷進取與成長。
如果可以,
不妨獨自開啟一段一個人的旅行,
那增廣見聞的魅力,
能夠更認識整個世界。

10、像個孩子一樣放鬆

生活在這個充滿壓力與重擔的世界,
你早已被經濟、工作、
課業、人際等問題壓得喘不過氣,
那麼不妨試著放下一切,
學習孩子最無憂無慮的想像,
這能夠幫助自我放下心懷,
重新充電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