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中最讓我尷尬的一件事情,
就是給別人提意見。

我心裡很清楚,
我給別人提的意見,
別人99%是不會聽的。

但是碰到這種場合,
如果我不說幾句,又顯得很虛偽,
只撿好話說,不夠重視別人,
所以我會說幾句不痛不癢的話。
尤其在職場上,碰到領導發言,
那就更尷尬了。

領導在總結的時候,
假模假樣的說:
我剛才說的那些話只是拋磚引玉,
歡迎大家多多提意見,多多批評指正。

有些領導擺出一副虛心納諫的嘴臉,
告訴員工,年輕人多給公司提意見。

這個時候我心裡只能呵呵。

一個正常的成年人,
假如有人對你提出批評和質疑,
你表面上笑嘻嘻的,心裡早就炸毛了。

這就是人性,
人性都是自我感覺良好的,
對於提意見的人,
我們本能的感覺到厭惡和排斥。

所以作為一個職場人,
一定不要隨便給別人提意見。

隨便提的意見,別人不光不會聽,
反而覺得你傲慢自大。

如果真的到了不得不說的地步,
那麼我建議你不要選擇在公開場合說。

在公開場合給人提意見,
容易讓人下不來台。

中國人很注重面子,
你給我面子,我也給你面子,
就算提意見也要有所保留,
留下空間讓人領悟,這叫打人不打臉。

不懂得給人留面子的人,
往往會給人一種不成熟,沒有眼色的印象。

我們公司有一位大學畢業生,
平常看起來文文靜靜的,
有一次領導在台上講話的時候,
把報告裡面的字給念錯了,有一句成語叫一語成讖。

領導可能不認識這個字,
念成了一語成謬。

這個大學生當場說:
這個字,念讖不念謬。

領導在台上臉都紅了。

其實我知道這個字念讖,
但是我當時並沒有提醒,
因為領導多半是口誤,
而且這也不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沒有必要當場糾正,會開完了,
誰還記得這個字念什麼,幹嘛較真呢。

他要是有這個覺悟,
估計場景就不會這麼尷尬。

還有一種情況,千萬不要隨意提意見,
那就是你根本就不知道事情走向的情況下,
千萬不要提意見。

很多事情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五花八門的,
不同的人站的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

遇到這種情況就不要多說話,
更不要爭個你死我活,這個時候話多,
只會讓別人認為這個人嘴碎沒有修養,讓人討厭。

同事買了一輛車,拿到車的時候,
他興高采烈地在公司吃飯的時候聊了起來。

其中一個同事抬頭看了他一眼:
現在買車不是好時候,
電動車才是未來主流的趨勢,
現在買燃油車不光污染環境,
而且未來這種車肯定會被淘汰。

同事臉都氣黃了,
他這個人修養比較好,當時沒有發作,
但是後面吃飯的時候一句話都沒有說。

在場的人都搖頭,這個人是多沒眼色啊,
在別人高興的時候給別人潑一瓢冷水。

買車是別人的私事,再說買車也確實解決了不少麻煩,解決了出行問題,大冬天的打車多冷啊,而且人的心情也愉悅了,這個事情每個人有不同的判斷,各有利弊,不一定說誰就一定有道理。

看破不說破,是一種修養。

在職場上留一定的​​餘地,
方便別人,也方便了自己。

說話不要把刺往別人心里扎。

不給別人面子,就是不懂事。

亂提意見,就不要覺得自己誠懇正直。

有時候,
亂說話不是你人品正直,
而是因為你情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