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你做了多少的努力?

而我們又是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才走過來的呢?

最近,身邊不少朋友辭職了。
問他們原因,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那份工作太委屈了。

我的工作特別辛苦,每天都要加班,工資還特別低;
我上一份工作,老闆特奇葩,三天兩頭髮火,對大家特別嚴厲;
我的那份工作太枯燥了,每天都在重複著機械的事情,看不到自己的前景在哪裡。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委屈,特別想辭職。

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
很多年前看《藝術人生》,裡面有一期節目是朱軍問劉若英:
「為什麼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覺,難道生活中遇上難題的時候,你不會很氣急敗壞嗎?」

劉若英說:「那是因為我知道,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確實是這樣的。

也許我們每個人做的工作內容不一樣,辛苦程度不一樣,面對的壓力和困難不一樣。
但每個人的工作,都各有各的苦。

做醫生有醫生的苦。

熬夜加班是生活的常態,高壓工作,小心翼翼,生怕出一丁點差錯。
手術室裡,一位醫生,為了避免患者頭部在手術中晃動造成損傷,跪地扶著。
而這一跪,就跪了近20分鐘。
一場手術下來,醫生的膝蓋和腰酸痛得不行,雙腿發麻,坐在椅子上休息好一會兒才緩過勁來。

「病人的病情要緊,沒多想,便索性跪了下來。」

做老師有做老師的苦。

看似每天只有兩三節課,很輕鬆,而事實則是,老師課後還要花很多精力備課、批改作業,擔心孩子的心理狀態和學習成績。

辦公室里,一位老師深夜孩子批改學生作業,太累了,先趴桌子休息一會兒,等會還得繼續工作。

「多花點時間,學生在高考中就能多考一分。關係到學生的前途命運,我累點算什麼呢?」

離家外出務工的年輕父母也有自己的苦。

候車室外,兩歲的孩子在爺爺奶奶里懷裡,撕心裂肺地哭喊著媽媽不要走,用力向她招手。
她強忍著眼淚,滿眼的心酸和無奈。
「孩子對不起,外出工作我抱不了你,不工作我養不起你。」

也沒有一份工作,是完全令人滿意的。
經常有人告訴我,說自己要找一份喜歡的工作。

所以當工作不符合自己期待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我要換一份工作。
可是,再換一份工作,情況真的會變好嗎?就沒煩惱了嗎?

不一定。

朋友大新,原先在某公司做銷售,但他不是很喜歡,特別羨慕電視台的工作,於是歷盡艱辛去了自己喜歡的電視台。

可是到了電視台之後才發現,自己曾經很喜歡,在別人眼裡特別好的工作,其實也存在不為人知的苦。
要絞盡腦汁策劃節目的內容,經常在烈日當空或是大雨滂沱時外出採訪,熬夜參與後期製作更是生活的常態。

半年下來,曾經他眼中發著神性的光的工作,也逐漸暗淡了下來,充滿了生活的瑣碎。

蔡康永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人很難知道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

你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所以我覺得,用喜歡不喜歡來選擇工作,對90%的人來講,挺危險的。

因為恐怕,你以為你喜歡的事情,你去做了以後會發現,你沒那麼喜歡。

所以,對待一份工作,不能單純地用喜歡或者不喜歡來評判。

更應該的,是多維度去考量這份工作,是否能給你帶來滿意的薪資、你能否在這份工作中獲得成長、這份工作是否有一個好的前景等等。

要學會認清工作真正的意義。

有這樣一句話:
工作真正的意義,是你安身立命的資本,是你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是讓你有錢吃飯養娃,孝順父母,是讓你夜半醒來不害怕。

確實是這樣,任何工作沒有喜歡不喜歡,只有能幹不能幹。

網友們分享了很多想法:

「看到老師那一段,真的感觸很深,
因為人們往往只看見台上短時間的呈現,
而忽略背後多少時間的備課,
蒐集資料與與時俱進的自我提升,」

「沒有什麼是適合你的,也沒有什麼是你適合的,
適合合適都要經過時間淬煉,淬煉的催化劑是努力」

「如果他們努力也可以當心中自己所想的任何職業!
還有對自己所做所為都要負起責任,
不能空口說白話,所有的內容都要認真的對待⋯
任何工作表現出來的內容,
都是長年累積下來的經驗,要付出很多的!」

「都不敢或是不願付出,也不想或者不願了解,
只會說你的工作看起來很爽欸的這種人,
真的很無言。
每個人適合的角色都不同,可能他們就是適合當,
羨慕別人的角色吧!
專注投入在自己的角色裡,便能體會成就與快樂,
那時候就會有人問,欸,你好像過的很爽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