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能力非常重要,聽說新的課綱就是要用「思辨能力」貫穿整個教育核心,
真的非常棒,畢竟不是只有小孩需要思辨能力,大人更是需要。

身為一位經常上網吸收知識的現代網友,我們一定常常聽到、看到很多的生活知識,有些知識真真假假難以分辨,像是以下的三個生活知識,你/妳可以分辨哪一個是假的嗎?

1. 「健康知識:要讓身體更好?上床前把洋蔥固定在腳底,會吸收體內的毒素」
2. 「安全常識:搭乘捷運時,鞋帶被捲入手扶梯,可能讓你受重傷,甚至喪生」
3. 「都市生態:美國紐約在1930年代因為不小心把鱷魚放到下水道,到現在還有鱷魚生活在地下世界」

想好答案了嗎?

事實上,健康知識與都市生態都是網路謠言,只有安全常識是真的,單在美國每年就有接近一萬人因為鞋帶與手扶梯的親密接觸而發生意外。

但是,你/妳剛剛是否稍微相信了那麼短短一秒鐘,後來才覺得好像怪怪的呢?其實這跟我們的大腦運作有關。

根據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吉姆柯安(James Coan)說,相關研究表示當我們聽到一個陳述或是想法時,大腦的前額葉皮質會幫助我們判斷是真是假,為了讓我們的大腦明白一個新的想法,大腦一開始會先相信,然後大腦馬上會搜尋相關記憶,看看這個事情是否符合我們已知為真的各種事實。

所以在一開始非常短的時間內,你/妳的大腦聽到什麼都會相信。(這大概也能解釋為什麼詐騙集團絡繹不絕)

這也是為什麼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因為第一印象往往決定了我們對一件事物的評價,而且往往就揮之不去。

講到第一印象,其實我們對一些人事物都有不一定正確的第一印象,請參考以下的幾句話:

「那是原住民耶,一定很愛喝酒」
「哎呦,那是男同志,身上一定有愛滋」
「癌症不會傳染是騙人的啦」
「跨性別者會去女廁騷擾女生」

類似這樣的言論,我們一定多少有聽過,說不定,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妳,也贊同裡面某些說法(你先承認你不乖再繼續往下看)。

那我們如此這般的知識都從哪裡來?

簡單的說大概有父母、老師、同學、朋友、大眾傳播媒體還有網路。

那麼,這些知識都是正確的嗎?真的讓你深信不疑?

為什麼會歧視?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因為無知而害怕(在不知道的情況下,人類就會啟動防禦本能),因害怕造成排斥(因為防禦,所以我們會想像這些都是壞東西),因排斥產生了偏見(接著,就要有不好的事情來讓壞東西成為事實),最後就會造成歧視(因為你壞所以我歧視你)。

不要以為歧視事小(來重複一次:因為無知而害怕、因為害怕而排斥、因為排斥而偏見、因為偏見而歧視,請用你/妳最快的速度念五遍),有不少的生命因為這樣的行為而從這個世界上默默消失了。
其實追根究柢,這些種種的行為,不管是對原住民喝酒的偏見、男同志的偏見、對癌症的偏見、對跨性別者的偏見,都只是「我們認為我們已經知道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了」。

宇宙浩瀚的知識是全人類用盡生命都學不完的,更何況是一個人?(正所謂學海無涯,不要跟我說回頭是岸)

所以更該稟持著謙虛的態度去認識所有的事物,不要認為既有印象就一定是對的。
而即使現在被眾人認為是對的事情,到了某個時間點也有被推翻的可能;有些現在聽起來很荒謬的知識,在未來也可能是正確的(有沒有聽過哥白尼說地球是圓的故事?)。

不要阻止自己去聆聽與學習,也不要被自己的知識矇蔽了雙眼,因為到最後,當這些知識影響了你/妳對一個人的判斷,真的可能會傷透了他/她的心。

別輕易下評斷,看過、了解過才會知道事情的全貌,
以偏概全有失做人的品格,
網友都說:
「很多人都是為湊熱鬧而湊熱鬧,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罵什麼,
真的認真看一下,就會發現其實根本沒了解事情本質。
大家不要只相信媒體要我們看的內容,
很多東西自己查一下資料都可以找到真相啊!」

「我去過很多國家,現在正在柬埔寨當志工,每個國家一定都有各自優缺,
但總結下來確實台灣真是個不錯的國家,
但吸收媒體資訊的同時真的需要多點自我思考能力」

「都只是”聽說”沒有”查證”,甚至不了解,真的是很沒水準」

「真的以偏概全看圖說故事,人不聰明沒關係,
可以去學習正確並且有用的知識常識,
最怕的就是無知的大腦無知的人跟無處安放的嘴巴,
在那邊三姑六婆顛倒是非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