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來說,
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努力學習和快樂玩耍,
其他的事情幾乎不用操心。

吃飯有人端到面前,
換衣服也是有人幫忙,
洗衣服做家務根本就不是他的工作。

其實很多孩子都已經十五六歲了,
但是並不會做飯,
每天都有人做好飯等他們回家。

而相對於這些生活幸福的孩子,
一些孩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他們除了要上學,
還有很多的家務活等著他們去做,
尤其是農村和山區的孩子,
對這一點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

每個學校對於上課時間都有著嚴格的規定,
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而很多孩子也會嚴格遵守,
一般也不會遲到。

但是最近某學校的老師卻發現自己班的一個男學生每天都會遲到。

學校規定著7點要上課,
但是這個孩子常常的8點多才來到班裡。

老師發現男孩經常遲到,
就總是批評教育他,
希望他有一些時間觀念。

但是雖然批評多次,
但是依舊沒有什麼效果,
孩子一如既往的遲到。

由於是在山區,
老師知道大多數孩子是留守兒童,
父母經常不在家。

於是決定去孩子的家裡家訪一下,
跟家長溝通一下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到了男孩家中,
老師才知道男孩的父母並不在家,
而平時都是奶奶照顧他,
男孩的家住在一個半山腰上,
沒有電話。

走到男孩家要將近一個小時的山路,
等到老師終於來到男孩家中的時候,
看到眼前的場景老師卻淚奔了。

只見自己的學生正在廚房中忙活著,
廚房中有兩口鍋。

大鍋中煮了一大鍋的豬食,
而小鍋里煮好了一鍋紅薯。

一口大鍋放置的位置差不多有小男孩整個人高。

老師進去看到他的時候,
男孩正在大鍋前站著,
用勺子一勺一勺的把豬食舀到桶里,
直到桶裝的差不多滿了,
他開始用儘力氣把桶提起來,
朝著豬圈走去。

每走幾步小男孩就要歇一歇,
然後提著走幾步。

從廚房到豬圈大概有30米,
小男孩走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才到。

看到這一幕老師心裡覺得很不是滋味。

看到這一幕,
老師也知道了學生每天遲到的原因,
原來是要幫助家裡做家務,
畢竟年邁的奶奶身體不好,
所有的生活重擔都落在了孩子身上。

自己真是錯怪了學生了。

人,不孝不可交,
人,不誠不可處!

正所謂百孝不如一順,
百順不如一用,
讓父母永遠感到自己有用,
還能給孩子幫忙,
而不是一個讓人操心的累贅,
這才是讓他們晚年快樂的支柱。

對父母真正的孝順是什麽?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你奉我滴水,
我獻你湧泉,
這就是人道!

當我們漸漸長大成熟,
獨自撐起一個家時,
父母的作用也就越來越小了。

以前,父母是一把傘,
為我們遮風擋雨。

現在我們成了一棵大樹,
為父母遮陰納涼。

但我們卻忽略了,
無論我們怎麽長大,
怎麽成熟,怎麽強大,
父母總歸是父母,
兒女畢竟是兒女。

在他們眼裏,我們永遠是他們的孩子,
永遠為我們操心,擔心吃不好,被人騙!

父母時刻準備著,
為保護我們挺身而出。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一個人依托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
同時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養育才能長大成人。

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裏憂心如焚、夜不能寐;
多少父母為使孩子吃飽穿暖,寧願自己省吃儉用節衣縮食;
多少父母為使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廢寢忘食,忘我工作。

既為人子,對父母行孝道應是最起碼的行為標準做為優秀的子女,
要在家庭中扮演最好的角色,
就應樹立這樣的觀念:
倘若有一件衣,應先給父母穿;
倘若有一口飯,應先給父母吃;
倘若有一間房,應先給父母住;
因為我們堅信,人生天地間,孝為百行首!

讓父母有尊嚴的老去,耐心傾聽,
即使你不認同,也請微笑對之,
畢竟我們是小輩,他們是長輩。

與長輩爭,贏了也是輸!

贏了是理,輸的是情。

愛父母,讓他麽有尊嚴的享受快樂的老年時光,
不是我們所想給予的,而是他們想要的,
那就是讓他們覺得自己仍還有用。

希望我們的父母都健康長壽,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