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
同學聚會其實是一種變相的社交方式,
很多人參加同學聚會的目的是獲取新的人脈關係,
而並非單純的懷舊。

有一個現像是,參加同學聚會的人,
大多混得一般,那些真正優秀的人,
幾乎不參加同學聚會,
從心理學角度看,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厭惡無分寸、低質量的社交
2、不願意受到群體意識的支配

社交分寸感

熟人社交中,
我們很容易忽視社交分寸感(A sense of social proportionality),
忽視對於對方情感的拿捏與考慮,
而傾向於認為對方會理解我們,體諒我們,
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得罪身邊的人。

前段時間,有一則很火的新聞,
一位女士在同學聚會上逢人就誇讚自己的女兒學習成績優異,
起初大家都會禮貌地附和幾句,
後來,該女士每天在老同學的班級群裡發自己女兒的學習筆記。

這些大家都忍了,直到有一天,
這位女士將女兒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發到群裡,
此時,沒有人再願意回复她,尤其是老班長,
他的兒子今年高考落榜,心情一直不佳。

正當女士疑惑為何群裡沒人恭維她時,
她發現自己已經被踢出了群聊。

周國平先生曾經說過:
“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同學聚會上,
有人會不自覺地炫耀自己的成就和財力,
大家不自覺地就開始比較起來,
畢竟,學生階段,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水平,現在則區別明顯。

心理學上認為,
炫耀是一種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自卑的人反而最喜歡炫耀,
他們通過炫耀來獲取價值感和社會比較中的優勢地位,
其實是一種無意義的社交行為。

那些真正優秀的人之所以很少參加同學聚會,
原因在於厭惡這些無意義、無分寸的社交,
他們更看重高質量的關係,
更願意將更多的精力投入有效關係建立和自己的事業中去。

並且,他們是自信的,
這種自信來自於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豐富的閱歷、開闊的格局,
而不是有多少錢,穿什麼樣的名牌,
也正是這樣的自信,
讓他們對待身邊的人往往心懷一份理解和尊重,
他們深知,做真實自己更重要,
自己的生活根本不需要交給別人來評價。

“去個體化”的誘惑
社會心理學家Festinger提出了去個體化(deindividualization)的概念,
指的是個體加入集體中後,會較少地覺察到自己的責任感,
導致內心的標準降低,減少了對自身行動的束縛。

社會心理學家發現,
人類自我覺知察的減少,
成為了“去個體化”的根本特徵。

當人們和團體待在一起時,
他們為了合群會不由自主地觀察到群體的特點和話題,
這會讓人們做出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行動。

比如在人群中,
一個人在煽動,
我們可能就變得情緒高漲,
並且,群體規模越大,
我們的情緒也會越亢奮,
最終,個人意識受到了群體意識的支配,
徹底去個體化了。

對於那些真正優秀的人而言,
他們的獨立性往往很強,
也就不願意受到群體意識的支配,
再加上參加同學聚會就意味著他要戴上不同的社交面具去和形形色色、不同層次的人打交道,
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所以,他們會盡量迴避同學聚會這種不真實的社交場合。

相比於同學聚會這種虛偽的社交場合,
他們更願意花大量的時間提升自我以及建立高質量的人脈關係,
同學聚會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普通飯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