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與個人發展心理學網站
Great Big Minds 創辦人 Jay Liew 說過:
最成功的人是都具備「成長型人格」特質,
他們重視持續的個人成長和發展,
儘管他們已經處於職業生涯的巔峰狀態,
但他們仍然在
忙碌的日程中花時間把自己推出舒適圈,
以釋放更多內在潛力。
他認為真正內化的「成長型人格」必須達到:

1. 知道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
成長型人格的首要條件是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
人們對痴迷的東西總是表現得最出色,
優秀的表現會帶來高自我價值,
而自信就是個人成長的重要元素。
什麼能帶給你最大的快樂?
你可以樂此不疲連續談好幾個小時的事情是什麼?
並非每個人都能把興趣和工作結合,
但一旦找到自己的興趣,
這份激情就會成為處理艱難任務或面臨困境時的動力。

2. 保持好奇心
同理心是在工作場所和生活中
最重要的軟技能之一。
人們會對與自己過去相似經歷產生移情,
但即使缺乏經驗,還是可以產生同理心,
關鍵就在「好奇」。
好奇心是成長型人格培養同理心的秘密武器,
「同理」意味著我們有能力與他人建立深度聯繫,
能從各種角度判斷一件事,
並提高決策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3. 目標是 1 % 的進步,
而不是完美
個人成長是一個終身的過程,
我們需要一點執著,
但不是求好求快的完美主義。
成長型思維的重點之一就是「耐心等待自己」:
放眼在每天至少取得 1% 的進步,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只要每天練習,任何技巧都會慢慢精進,
而個人能力與自尊水平也會同時提升。

4. 紀錄並追蹤自己的進度
他們不僅在成長,也清楚知道自己進步到哪個階段。
人們經常不可避免地同時處理太多事情,
並將這稱為「忙碌」。
然而忙碌與生產效益是兩回事,
成長型人格確保自己生產力的方式,
就是記錄並追蹤自己的目標進度,
為自己的勝利慶祝,也找出可能的阻礙。
例如:記錄一天的卡路里消耗和身體活動量,
而不是盲目投入高價的健身房訓練來減重。
5. 獲得必須的社交支持
我們身邊的人在實現持續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因為他們直接並潛意識地影響你的態度和情緒。
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懂得減少和「有毒」的人往來
對親近的家人朋友付出關心
花時間與那些珍惜你並散發積極氛圍的人的人相處,
因為他們深知必要的社會支持會敦促自己進步。

6. 能在小事上以及困難之中表達感激
科學已經證明感恩的態度與其他道德價值觀同等重要。
成長型人格與一般人最大的區別,
就是他們能對看似理所當然的小事產生感激,
也能在逆境之中體會周遭發生的美好事物,
而不是埋沒在消極的想法裡。
順暢的交通、晴朗的天氣、陌生人的讚美、美味的午餐,
這些平常人容易錯過的小事對他們而言都值得感謝。
表達感激之情讓我們對自己和生活感到滿意,
並更有動力繼續成長。

7. 強調「自我保健」
自我保健就是好好照顧自己。
這不代表你必須上高檔餐廳
在完成工作後揮霍購買名牌包或昂貴的 SPA 療程。
自我保健是指訓練你的身體和心靈方面維持「紀律」:
確保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鍛鍊以及良好的睡眠品質,
以及經營社交關係、投入工作以外的興趣等等
來強化心靈的充實與幸福感。
即使你尚未滿足這些條件也無須氣餒,
「成長型人格」的養成是靠後天努力,
把這些特質視為長期的努力目標,你會慢慢察覺自己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