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為什麼你看了很多書,卻沒學到什麼東西?

幾個月前,有個不太熟的朋友找我,說:最近想讀點書。你是不是讀了很多書?能不能介紹幾本給我?
我說,行啊。隨手列了個簡單的書單給他。

昨天晚上有事找他,末了記起這個事,問了句:上次介紹的書怎麼樣?
他說:喔,我大致翻了下,感覺很多東西都是我知道的,就沒細看。

聽了這句話,我很想告訴他:
你這樣讀書,是很難學到東西的。

正確的讀書方式是去找「不知道」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讀了很多書,看了很多深度文章。感覺很多東西都似曾相識,甚至看到一個概念,你就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在哪本書裡出現過。但到真正用起來時,卻又不知從何入手。

是因為書讀得太少嗎?其實不是。
很多時候,是因為你讀書的方法不對。

講一個對我觸動很大的故事。
新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徐復觀,是民國著名學者熊十力的弟子。
1943年,徐復觀初次拜見熊十力時,請教熊十力應該讀什麼書。熊十力告訴他:讀王夫之的《讀通鑑論》。
徐復觀頗為自得地說,那書早年已經讀過了。熊十力不高興了,說:「你並沒有讀懂,應該再讀。」


過了些時候,徐復觀再去看熊十力,說《讀通鑑論》已經讀完了。
熊十力問:「有點什麼心得?」徐便接二連三地說出許多他不同意的地方。

熊十力未聽完便怒聲斥罵:
「你這個東西,怎麼會讀得進書!任何書的內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你為什麼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卻專門去挑壞的?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千部,你會受到書的什麼益處?

讀書是要先看出他的好處,再批評他的壞處,這才像吃東西一樣,經過消化而攝取了營養。比如《讀通鑑論》,某一段該是多麼有意義;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記得嗎?你懂得嗎?你這樣讀書,真太沒有出息!」
徐復觀後來回憶說:這對他是起死回生的一罵。
恐怕對於一切聰明自負,但並沒有走進學問之門的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罵。

我想表達的是什麼呢?
正確的讀書方式,不是去找「知道」,而應該去找「不知道」。

如何讀書才能學到東西?
當你讀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時,你腦子裡想的是「很多觀點跟我一樣嘛」「這些東西我早就知道了」「沒什麼特別有新意的」—— 你就要注意了。


因為,你很可能在捨本逐末。
用這樣的心態讀書,只是在浪費時間。

你除了強化對自己的認同之外,又學到了什麼東西呢?
大衛·庫伯提出過一個「庫伯學習圈」。他認為,學習一個新的技能和概念,需要經過這麼一個循環:
具體經驗→ 反思→ 抽象性概括→ 應用於實踐
只有走完一遍流程,你才能說真正學會了這個知識點。
這就叫做「內化」。
可以看到,抱持著「我知道」這種心態的人,只達到了第一步「具體經驗」。
他們只是看到了一個概念,並把它「辨認」(figure out)了出來。並沒有真正去思考和理解。

但從「辨認」,到真正「理解並運用」,中間還有巨大的路程要走。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讀書,才能保證學到東西呢?

1. 反思
辨認知識點,是誰都會的事情。但辨認之後呢?
不要停留在「我知道」,而是要進一步去思考:這個知識點,跟我所理解的,有什麼不同?
不妨這樣問自己:
它們的表述是否一樣?
它們的推導是否一樣?
它們背後的邏輯是否一樣?
它們應用的情景是否一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都是「貼標籤」,「日常生活中,不要給人貼標籤」,和「在辦公室裡,如果你很內向的話,不妨找到一項技能、一個垂直領域,把它作為你的定位,讓別人給你貼上標籤」。

這裡的兩個「貼標籤」,是同一個意思嗎?它們矛盾嗎?
如果你按照上面的問題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兩者明顯是不同的。


前者強調的是「不要輕率地對別人下定論」;後者強調的是「讓別人快速記住你,提高存在感」。
重視概念之間的差別,多進行反思,這樣才能真正掌握一個知識點。

2. 抽象概括
進行「反思」之後,下一步是什麼呢?就是去思考:這兩者之間為什麼會有不同?如何概括它們?能不能用一個更高的模型統一起來?

舉個例子:關於Todo List 和GTD 的工具,我試用過起碼20 款,每一款都用了至少一個月。
為什麼要試用這麼多軟體呢?是每一款都不能滿足我的需求嗎?

不是的。
原因很簡單。只用一款軟體,我就會被這款軟體的框架限制。所以我會不斷去發掘新軟體,尋找它們背後的邏輯,思考開發團隊的構思。並結合自己掌握的時間管理知識,去歸納、總結,抽像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時間管理體系。

一旦有了自己的一套體系,其實用什麼軟體、怎麼用,都已經不重要了。飛花摘葉皆可為劍,甚至用最簡單的備忘錄,也能滿足我的需求。
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3. 應用實踐
通過前面兩步,得出一個抽像模型之後。下一步,就是把這個模型,應用到實踐中。用它來理解你讀到的信息,解決你遇到的問題。

只有放到實踐中去檢驗,你才能發現:你抽像出來的模型是否嚴謹、全面,是否有足夠的解釋力。
緊接著,再在實踐中,去積累經驗,進行反思,重新開始下一個循環。

只有這樣,你才能不斷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識網絡,讓它向著更高層次伸展、蔓延。
這才是真正的「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快速、高效。這並不是真的在學習,只是在滿足學習的焦慮感。
不要成為這樣的人,讓大腦動起來。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