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千萬別在這「3件事」上節省,那會毀掉你!!

前陣子重溫《愛情公寓》,被劇裡的張偉吸引了注意力。這個被胡一菲戲稱為“貔貅”的男人,對自己簡直節省得可怕——過期零食吃得不亦樂乎,上廁所用紙也做到了精細化。

然而這些節省,並沒有讓他的日子變得好過。省的外賣錢,讓他進了醫院;省的司考錢,讓他的工作變得一塌糊塗。

在他的經歷裡,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
從小我們一直被教育要“節省”,但很多看起來的節約,不僅沒有真的省下錢,反而造成了更大程度的浪費。

諸如捨不得報名考試的錢,錯過了升職加薪的機會;學不會斷捨離,就深陷在現實的苦悶裡……這種事比比皆是。

在我看來,想要生活變好,至少在這三件事上,你千萬不能嘗試去節省。

woman wearing white top and black pants standing on cliff

01
投資健康的時候,不能省

前段時間看完《我不是藥神》,很多朋友淚灑電影院。

電影把“生病”這件事搬上檯面,青年黃毛,中年呂受益,還有警察局裡淚眼婆娑的老奶奶,三個角色,完完整整地呈現了三個階段的人生——不論處於哪個年齡段,一場大病,就能讓活著變成痛苦的事。進了醫院,好像人人都變成了弱勢群體。

我特害怕那個換藥的情節:護士把家屬請出病房,然後掀開了呂受益腹部的紗布——一個觸目驚心的清創傷口,混著血和猙獰的骨頭。


之後,鏡頭轉向了門外等候的妻子,丈夫傳來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她一臉生無可戀的冷漠表情,顯然已經是習慣了。

woman holding two bowls of straberries

那一刻,我忍不住代入了自己。想像病床上如果躺著的是我的親人,那該有多無措?
看完電影的最大感受是:我希望自己能在力所能及的時候,規避掉一些潛在風險。那麼,那些花在健康投資上的錢,一定不能省。電影裡說:吃藥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吃垮了。

在病痛面前,錢就像救命稻草,自然越多越好。除了自己先努力掙錢,我們還可以藉助各種外部條件——你可以補齊社保、購買重疾險、定期預約體檢、了解市面上的疫苗情況、自學急救知識、在家裡常備災難應急包……

也可以鼓勵家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去健身房運動、為他們添置保健用品。
 意外的到來總讓人措手不及,但提前預警,增強自己應對風險的能力,總是沒錯的。

人到中年,無論之前征服過多少高山,一旦遭遇了疾病的打擊,才明白,人最不可征服的是生命。回頭看看,當初執念的那些牛掰,大多都毫無意義。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

assorted box lot on brown wooden pallets

02
該“丟東西”的時候,不能省

新西蘭的一對夫妻,最近在ins上打了一個賭。為了改變家裡“雜貨舖”般的模樣,他們發起了一個計時30天,兩人各自丟東西的賭約。

第一天丟一件,第二天丟兩件,以此類推。這個打賭小有成就,30天結束時,庭院裡堆積的無用之物已高達900件。


“餐具,烘乾機,耳機,小工具,童年玩具,美容產品,襪子,毛巾,打火機,貼紙,雜誌,咖啡機...甚至Tim的踏板車!”

清理出來的物品要不早已被淘汰,要不並沒有多大用途。但曾經,它們被滿滿噹噹地塞在房間裡。
這次瘋狂丟東西的賭約,讓夫妻倆認清了一個被忽視的生活真相:給房間做減法,生活會變得輕盈。

經過了“大清洗”後的屋子,書籍有序地碼在客廳一角,工作區明朗大方,沙發上整齊安放的抱枕也讓人眼前一亮,讓人呆在裡面,就感覺身心愉悅。

pile of paper garbages

清理無用之物的過程,會為我們帶來無形的成就感。就像告別了一塌糊塗的過去,只需要專注於眼前的生活。

物質佔領的不止是活動空間,還有心靈內存。我們需要騰出出多餘的注意力,為生活中的“無形負重”買單。

那些堆積成山的衣服,過期的雜誌,接觸不良的充電線……也許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一個兩個擺在那兒並沒有什麼大不了。

但放任下去,它們很快會變成三件四件,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如果未能及時丟掉,你會時刻深陷在擁擠空間中,連日常的瑣碎都變得多了起來。


建築師凡德羅有句名言:less is more。毫不猶豫地丟棄這些“無用之物”,會讓生活變得簡單。
早日和“雜物”說拜拜,就能早點輕裝上陣,騰出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

03
每天都會用到的東西,不能省

說來奇怪,很多人買包買表時會一擲千金,反而對身邊頻繁使用的小物精打細算。
缺了口的瓷碗、起了毛球的衣服、硬邦邦的床單……能將就用的,就絕不替換,美其名曰節省。

但在我看來,越是每天都會用到的東西,越不能省。
身邊的小物是長久陪伴你的“伴侶”,而那些不常用的貴東西,卻往往難逃積灰的命運。

我很欣賞的一個朋友,她會花心思比較什麼床單質量最好,花重金購買舒適的睡衣。
她說:“一個人一輩子在床上呆的時間約為一生的三分之一,如果連這個都不上心,那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用心對待生活的人,會願意琢磨吃飯時使用的碗碟、睡覺時用到的寢具。

因為這些手邊精緻的小物,不僅能帶來視覺上的賞心悅目,而且能營造愉快的使用體驗。
一直以來,我的觀點是:越是尋常的物品,越要好好挑剔。

assorted-color ceramic plates and saucers

這些日常小物,最容易暴露個人的生活層次。
你能忍受缺了口的瓷碗,就得承擔被劃傷的風險;你接納了起毛球的衣服,沒準就錯過了一場浪漫約會。

千萬別小看這些身邊小物,省掉了它們,生活或許不會變壞,卻也很難變得更好。這些或大或小的物件,構築了我們的生活,填充了我們的一生。

我始終覺得,只有手邊的物品選對了,之後的日子才能順利。
有益的健康投資,會提升整個家庭的安全感;丟掉房間裡的“無用雜物”,能讓生活回歸輕盈;對手邊的小物精挑細選,日子才能順順利利。真正了不起的人生,從來不是省出來的。

在這三件事上節省,會慢慢毀掉你。是時候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加大健康的關注度,整理房間的瑣碎,刷新手邊的日常小物。

最後,分享影片!節約是美德,但花錢並不可恥,換個想法,錢沒有不見,只是換個姿態陪著你,這樣也無不可,不是嗎?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