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職業倦怠”的困境呢?
當你有了工作的能力,卻缺少了工作的動力,這就是職業倦怠。為什麼漸漸地對工作沒有熱忱和動力?以下幾種情況,特別容易磨掉我們對於工作的熱情。
1.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而且事情非常瑣碎,在你看來毫無價值。
2.工作內容和預期有落差,並不是自己喜歡或是擅長的,為了薪水只能勉強。
3.無法感受到工作價值,只是公司一個小螺絲,無法參與決策,感覺自己容易被取代。
面對這3種情況,我們經常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對自己沒有自信,這時我建議你,還是考慮轉換工作吧,畢竟這樣的工作,只會讓你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廉價的勞動,長期下來你會失去自我,變得鬱鬱寡歡,與其在這邊浪費時間,不如趁年輕重新規劃自己的工作生涯。
進入“職業倦怠”期,我們要馬上跳槽嗎?
在職場中,當你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你會不會有一種,每天都不想去上班的感覺?總感覺每天都身心疲憊,但是在各種壓力下(還房貸、家庭補貼等),又不得不繼續硬撐著,以此陷入封閉循環。當你每天都提不起勁,沒有動力,甚至懷疑自己幹嘛要去上班的時候,注意,你可能陷入了一種“職場倦怠”的困境!
我了解到,在心理學上,“職場倦怠”一般會有這樣三種典型的表現:
1,價值感低:
無法感受到工作的價值,或傾向於對自己做出消極評價。
2,情緒衰竭:
過度消耗情感,造成壓力過大,缺少能量反饋。
3,人際淡化:
冷淡人際關係,自我過分隔離,容易產生暴躁情緒。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越來越容易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每天都陷入自我懷疑。
真正讓人倦怠的,更多地是偏向於心理上的倦怠,而不是身體上的。
要明白,“累”和“厭倦”是兩種不同的概念,雖然每天都加班加點,但是朋友卻感覺到自己幹勁十足、很充實,那是因為,她認可這個項目的價值,覺得自己能夠從項目中獲得成長,做好這個項目,自己就提升了一個台階,完成一個全新的挑戰,這樣她就更有動力去做好這個項目。
怎樣才能擺脫這樣的困境? 一般來說,如果在一個崗位上沒有做滿一年的話,自己的履歷可能沒有多大的價值,加上頻繁的跳槽很容易影響自己未來的就業,那麼,在短期內無法跳槽的情況下,我們怎樣克服職業倦怠,有效緩解疲倦的情緒呢?以下是幾種有效的方法:
1,及時給自己正面反饋。
任何時候,無論從事怎樣的工作,我們都要懂得給自己一些正面的反饋,這樣的反饋可以是周末的一頓大餐,也可以是一次長途旅行,短期的職業倦怠,都可以通過這些正面反饋的方式來調節,那麼,我們更多地會把工作當成可以獲得這些獎勵的方式,而不是一種負擔。
另外,如果我們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那麼我們不妨從業餘的時間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下班後到健身房鍛煉一下,或者參加一些知識講座、讀書分享會,充實自己,畢竟,這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工作,能夠把工作和生活做到平衡,也可以說是一種上上策。
2,給職業劃定A/B面。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工作的A面(那些直觀暴露出的各種問題,比如:工作量大,重複機械),而除了這些問題以外,我們可以看看是否能翻轉工作的B面,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你喜歡寫故事類的文章,但是如果現在讓你每天寫廣告軟文,你可能會感覺到很崩潰,因為這和你的預期相差太遠,但是我們怎樣挖掘到工作的B面呢?
比如,寫故事和寫廣告之間其實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要挖掘洞察受眾的心理,故事面向的受眾是讀者,而廣告面向的受眾是消費者。
也就是說,我們都要去洞察人的心理,在這個層面上,你就可以更多地偏向於從廣告寫作中汲取故事寫作的養分,怎樣寫才能更吸引人的注意力,同樣,寫故事也正需要這樣的能力。
從一項工作中遷移出來,你會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由此,我們不妨把現在的工作當做一個蓄能的過程,現在所做的事情,都在為未來作伏筆。
3,申請調崗或輪崗,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多數人在面對職業倦怠時,往往第一時間提出辭職,但其實還有一種比較緩和的策略,我們不妨向公司申請調崗。要知道,當你直接提出離職,對於公司來說,這意味著又要重新招人,重新培養人才,成本非常高,而對你來說,你自己又要重新去投簡歷,新工作、新環境一切都是未知數。
但是如果現在其他部門有合適的崗位,那麼你就可以嘗試向公司申請調崗,這樣做或許能讓你在熟悉的環境中,重新找到工作的新鮮感,拓展自己的能力。
申請崗位調崗也要注意一定的技巧,我們可以尋找那些跟崗位相關性較強的工作,比如,你之前是做文案的工作,那麼現在你也可以嘗試去做運營的工作,適當地擴展自己的技能。
不過這種方式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有的人可能對調整的崗位並不感興趣,這樣一來,不但沒有改善自己的職業倦怠,而且還新增了一些煩惱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