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諸葛亮:失敗只「盡力」,成功靠「借力」!突破自我的局限,思想才會更寬廣!

赤壁之戰中,諸葛亮能夠一次大敗曹操的軍隊,是在於巧借東風。
曹操拼勁了全力,使出所有軍馬卻輸給了諸葛亮,為什麼諸葛亮能夠如此輕易成功?
其實道理很簡單,他們懂得借力,借勢。
從古時的老子、孔子、諸葛亮到今天的李嘉誠、馬雲,都離不開借力、借勢,名人身上都存在這優點。
成功大多靠的是借力,而不是盡力。

1、每個人都喜歡成功,卻又時常感覺自己力不從心
小男孩在院子裡搬一塊石頭,父親在旁邊鼓勵:"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來!"
但是石頭太重,最終孩子也沒能搬起來。

他告訴父親:"石頭太重,我已經用盡全力了!"
父親說:"你沒有用盡全力。"小男孩不解。
父親微笑著說:"因為我在你旁邊,你都沒有請求我的幫助。"


其實一件事情結果的達成,誰又規定只能用自己的能力?
很多成功者並不是自身能力有多強,而是他能整合更多的資源
一個人的成就有一半靠自己的努力有一半靠平臺對你的支持。

2、諸葛亮是"借力"用得最好的人之一
周瑜對諸葛亮說:"3天之內,給我打造10萬支箭。"
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諸葛亮還是一口就答應。為什麼?
他跟曹操說"我想殺你"


在一個大霧濛濛的早上,諸葛亮派出幾千艘木船,船上紮滿了稻草,佯裝攻打曹營的樣子。
曹操一看,命令所有的弓箭手萬箭齊發,結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
不到一個時辰,諸葛亮就收到曹操送來的10多萬支箭。
誰說借力只能對"同事、朋友、親人",有時候競爭對手也是很好的借力物件。
突破"我"的局限,世界才會更寬廣。

普通人學別人的結論,被結論所困,活在別人的陰影裡。
成功者學領袖如何建立思維,轉身變成自己的思維,建立起強大自我


人生就像一艘帆船,借助海上的風讓我們前行,風的方向始終在變化,我們也跟著風的方向來改變帆的方向,這樣才能一直獲得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
借力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