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比爾蓋茨:這麼多錢,乾脆全捐了吧!「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馬雲一句話霸氣回應!

比爾蓋茨和巴菲特都是著名的世界首富,平時裡的生活軌跡也都非常的相近。
有一次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把目光放到了中國。
中國目前是很大的市場,一來名譽,二來或許還有好機會可以發展。

巴菲特把自己的80%的財富全部捐給了蓋茨基金。
蓋茨很高興,於是和巴菲特一起飛中國。
原因是中國目前經濟富裕,富豪們一個比一個多,於是想拉攏富豪們加入慈善基金。
而蓋茨和巴菲特想找馬雲首當其衝,承諾把錢全部捐了。

馬雲沒說一個不字,只問了巴菲特一個問題:
他說自己80歲也會把錢全部捐了,但現在才40歲。
「意思是現在的我還不能捐,我做慈善不是跟你們一樣把錢一捐就了事。
我做慈善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兩邊國情不同,每個地方的富裕程度和貧困程度都是差距很大的,並不是人人都富裕。


馬雲建議他們去中國西部看看,西部比較落後。
即使現在給他一些錢也無法徹底解決貧困問題
西部很多的基礎實施都不完善,有的地方有錢也不見得能花的出去。

慈善不是說把現金直接塞給窮人他們就可以擺脫貧困
馬雲講:我做慈善是去培養很多從事慈善的人,能夠有能力並以能合理的方式營運慈善基金的人。
比如,可以在大學開設慈善學位,培養慈善管理的專門人才。


這些專業人才可以將慈善基金科學合理的運用,更直接的幫助貧困戶,給他們指導。
而不是只是解決眼前短期的貧困,而是讓他們學會擺脫貧困走向致富的方法

馬雲的一番話,可以說是中美對慈善的不同理解,也是中美的國情差異。
不過從中也彰顯了馬雲的智慧。
 


馬雲是公眾人物,是個有錢人。
但不能以道德綁架別人的捐款,錢是人家自己辛苦賺來的。
誰也不能強制人家把錢都捐了,換位思考,推己及人我們就應該理解。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