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司馬懿:學得城府深,必能一鳴驚人

我們所說的城府很深,意味著:
此人可能情緒相當冷靜、喜怒不會顯示在臉上、心思細膩、經歷豐富、手腕高招靈活...

但這些聽起來,不都是優點嗎?

是啊!這些算是自身的優點!
可是對別人而言,很多時候會有種莫名的壓力、一種潛在的威脅、還有「森然」的感覺。

因為你從表面,是看不出他的情緒和思想,也猜測不出他下一步的會怎麼做。
相反的,他卻能輕易把你「看透」!

司馬懿的人生哲學,學會一兩招,讓自己變得有城府!

​ 01 「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學會敬畏自己的對手」

在曹叡死後,曹爽囂張跋扈,獨斷專權,一手操縱把司馬懿升為太傅,其實是架空了他在朝堂的控制權。


面對曹爽種種咄咄逼人的行徑,司馬懿的學生鐘會上門勸他
「老師,你就甘於這坐而論道的太傅之位嗎?」

鐘會的勸告其實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他內心的蠢蠢欲動,他希望司馬懿能做些什麼來和曹爽爭鬥,奪回士族在朝堂的地位。

但司馬懿卻不為所動,他以楊修為例好言教導鐘會,不要重蹈楊修覆轍。
「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學會敬畏自己的對手」。

一句話,就點出了司馬懿不和曹爽一般計較的原因,不是怯懦,只是先保有一份敬畏之心。

需要學一學司馬懿這份人生態度,對於人生勁敵,不能急於魚死網破,而是要靜待良機。

02 「不要和愚蠢硬碰硬,要學會向愚蠢低頭」


曹爽毫不顧忌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要逼郭太后遷宮,以此來架空年幼的皇帝。
司馬昭忿忿不平地對父親說,曹爽實在太過分了,這是在淩辱司馬家,忍無可忍之時就無需再忍。

但司馬懿聽了兒子一番言論卻非常平靜,他問司馬昭:「這曹爽比諸葛亮如何?」

司馬昭回答道:「螻蟻爾。」

司馬懿於是進一步告訴兒子:「與愚蠢硬碰硬拼個頭破血流,豈不更愚蠢?人這一生,難免和愚蠢為伍,要學會向愚蠢低頭」。

司馬懿的這段話,又一次真理了,曹爽雖然通過小手段逼得郭太后移宮,欺主年少似乎能隻手遮天,但屢次作死的曹爽真的能笑到最後嗎?

司馬懿再次告訴我們,當遭遇一些愚蠢的挑釁和下作的手段時,沒必要睚眥必報,不要和愚蠢者為伍,因為多行不義者終將必自斃。


03 「敗而不傷,敗而不恥先要學的是善敗」

在育兒上,司馬懿也頗有一番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與諸葛亮對陣失敗,被搶了隴上小麥後,魏軍眾將士都十分不滿,明明魏軍兵力是蜀軍數倍,居然還輸給了諸葛亮。
連司馬懿的兩個兒子也坐不住了,一起去司馬懿帳內抱怨。

去了司馬懿的大帳後,卻只見司馬懿和管家侯吉居然優哉遊哉地打著五禽戲,兩個兒子頓時連連吐槽,司馬懿倒是非常淡然,問兒子:
「你們是來打仗的,還是來鬥氣的?那些一心想贏的人,就能贏到最後嗎?
打仗,先要學的是善敗,敗而不恥,敗而不傷,才真的能笑到最後。」

司馬懿的一番話,立刻讓兩個兒子心領神會,明白了父親按兵不動的用意,父子三人甚至一起打起了五禽戲。

以「失敗學」教育兒子,和現代父母恨不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做法截然不同。

不管誰,也都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卻沒幾個人有辦法正確面對失敗,而司馬懿這就是要告訴我們。

失敗,需要耐心,堅持下去最後才能獲得成功。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