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或主管,打算“修理”你的時候,你是否能早有察覺?
特別是當你發現自己的工作崗位被莫名的調換,工作內容被突然的調整,甚至有些非常規的工作變動。
那恭喜你,公司有可能打算擺你一道,有可能到該找新工作的時候了。
如今公司想要開除員工,已經不像以前任性隨意,畢竟有勞基法的保護及勞工局等機構,幫忙解決爭議的管道。
曾經拍桌子罵娘,就敢讓員工立刻滾蛋的情況,現在已基本不存在了。
那到底公司打算開除某個員工,如今都是如何操作的呢?
根據馬波羅近20年的職場經驗,今天就和大家探討其中的真相。
明面的操作方式,例如末位淘汰制,業績達標制等。
為了讓員工像打抗生素,每天亢奮努力工作,老闆和人資通常會設計具有極強競爭意味的管理制度。
特別是對於業務部門和服務型崗位,讓大家在相互的廝殺中,拚出高下,弱者自然就會被出局。
按照類似規則,被淘汰者就需要自行離職走人。
馬波羅曾經經歷過很多銷售型的公司,那老闆非常心狠,除了財務部門之外,恨不得每位員工都要參與末位淘汰制,10%左右的淘汰比率,像是懸在每個人頭上的一把刀,讓大家惶惶不可終日。
這樣採取明面上的制度來修理員工,還勉強有理,畢竟能者可以多得。
暗地裡的操作方式,例如崗位調動,降薪等手段。
首先應該肯定勞基法的設計初衷,確實是立足於保護弱勢的勞工。
但若普通的員工,想要和公司在法律層面博弈,僵持耗時間,搭的時間,費的功夫,確實讓很多受委屈的勞動者都選擇了忍氣吞聲,不了了之。
有勞基法的存在,很多公司和霸道的老闆,在開除員工這事上,也在慢慢採用一種更隱性的手段。
通常領導或人資,會先找員工談話,聊聊工作崗位調動和降薪的事。
而通常調動後的工作都是你所不擅長的,或不願做的。
假如再讓你降薪,還有誰還願意接著這份工作呢?
假如你主動的辭職走人,公司就不需要再背負賠償金等成本,以及相應的勞基法風險。
混職場不容易,要想在公司立足,並且謀求更好的發展,除了認真努力之外,最好也練就的更加敏感。
當工作崗位發生調整,業績考核指標有所變化,對於這些關乎自己去留和薪酬的動向,最好多琢磨其中還有什麼更深的含義。
無論結果好與壞,起碼你能比別人先想一步,先行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