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金庸逝世!15歲出第一本書,高中積累創作靈感!

一代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本名查良鏞)病逝,享年94歲
10月30日晚間,金庸年少時期就讀的衢州一中(原衢州中學)在其官方微信上發文悼念,題為「大師兄,一路走好」。那一夜,衢州一中「金庸樓」前,師弟師妹們自發點起蠟燭紀念金庸。
此外,金庸母校蘇州大學、曾經聘任金庸擔任人文學院院長的浙江大學等大學,也均在官方微博上發文悼念。

金庸曾在2007年9月回母校作客。
該校在官網發文提及,金庸彼時寄語蘇州大學學生:「快樂源泉在於活到老學到老」
該文寫道,儘管當時金庸已高齡84歲,但正在攻讀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正所謂學無止境。
金庸希望,同學今後從大學畢業後,同樣也要繼續學習,充實自己的人生。

15歲時出版第一本書
1936年,金庸小學畢業,次年抗日戰爭爆發,隨後的經歷將其徹底改變,他成了自己「筆下出現最多的、江湖人物似的野外流浪兒」。
初中三年級時,15歲的金庸做出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出版第一本書,書名是《給投考初中者》,200多頁。
它是金庸和另外兩名同學,根據自身報考初中的經驗,蒐集當時許多學校的招考試題,為了指導打算升初中的學生如何考試得高分。

高中時代:許多創作靈感來自衢州
1940年7月,金庸轉學進入衢州中學(今衢州一中)。
據《衢州日報》2016年報導,金庸在衢州一中的同班同學王浩然如此形容金庸:
「我們搬遷到鄉下(石梁)學習,哪還有心思伺候琴棋書畫。但這個少年,不怕旅途勞頓,就那麼捧了兩盒圍棋款款而來,真是很不尋常。」
在衢州期間,金庸、王浩然,加上日後成為「衢州六烈士」之一的江文煥,三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我是你們的大師兄。」
2004年10月28日,從衢州中學高中部畢業後,金庸首次回到母校,對著臺下的學生說,自己曾在很多大學演講,別人愛叫他為「大師兄」,但「你們才是我真正的師弟師妹」。
金庸告訴他們,自己在一中讀書時條件很艱苦,但學到了很多東西,和老師、同學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他一直很掛念母校,現在看到學校環境這麼好,男孩子人人長得高高的,女孩子個個臉蛋紅撲撲,心裡很高興。他希望師弟師妹們努力讀書,將來都能考上一所好大學,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衢州日報》報導,金庸曾說:「在衢州中學的兩年,是我最快樂、最難忘的時光。儘管當時讀書條件很艱苦,但衢州中學的老師對我很好,學習氛圍也很濃,我受益很多。我當時在校圖書館借閱了許多書籍,特別是《萬有文庫》中的古今中外名著。

金庸曾說,自己許多創作靈感來自衢州,在《碧血劍》中也數次提到了衢州石梁,即衢州一中當年的搬遷之地。
在2004年那次回訪母校的過程中,金庸曾戲言:「當年寫《碧血劍》時,比較匆忙,把『龍遊幫』寫成反面形象。如果再寫,會​​重新考慮。」


那次回訪中,金庸在曾經的好友、「衢州六烈士」之一的江文煥像前停留了很久。
並給母校題字:「溫雅豪邁衢州人,同學少年若兄弟。六十年中常入夢,石梁靜岩夜夜心。」
落款是:「少年時負笈衢中,師長教誨,同學勉勵,常自懷念。今訪母校,見規模大張,日思昔日,不禁悲喜交集也。金庸甲申秋。」

1942年5月24日,衢州在逼近的烽火中飄搖,金庸當時從衢州中學畢業後,拿著蓋有衢州中學公章的學生證明,同朋友們擠上西去的火車,自此奔向「江湖」。

奔向傳奇且影響芸芸眾生的一生!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