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巴菲特:賺了錢,卻賺不回前程,你只是在抵押生命!

在現在這個速度變遷過快的時代,生活中許多事物都需要時刻的重新去理解。
當然年輕人都會想要賺更多、賺更快來滿足自己的各種物質需要。

而也有人為了這個原因,兼了不只一份工作。
巴菲特曾經說過:「人生就是不斷抵押的過程,為前途我們抵押青春,為幸福我們抵押生命。」

這句話的前提是:你得有東西可抵押。
否則,你能抵押的就只有時間、精力、生命了。

很多人為了賺錢,過早地把時間精力消耗在換錢上面, 換回了小錢,卻浪費了大好的青春。

---假斜杠,可能正在毀掉你---

近幾年,「斜杠青年」火了起來。
它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

指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
於是,很多可能從頭到尾就沒有讀過《雙重職業》這本書的人,僅憑道聼塗説就想成為所謂的「斜杠青年」。


阿琳去年剛畢業,找了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沒上半年班就覺得工作無聊、工資低不夠花。
偶然之間在網上瞭解到「斜杠青年」,就熱血沸騰了,開始急著賺錢。
看到有人斜杠當攝影師收入不錯,就跟風買了相機,報了課程,玩起了攝影。
沒多久就想應聘各種攝影相關的兼職,但是人家要的都是有美術功底,構圖、燈光、道具,樣樣精通的攝影師。
只有一腔熱血,半路出家的阿琳自然被拒之門外。

意識到攝影師這條路不好走之後,她立刻放棄,開始物色下一個賺錢的「斜杠」。

阿琳看到有人工作閒暇開淘寶店月入過萬,便也開了一家淘寶店。
為了這家小店,她經常下班後忙到淩晨,睡三四個小時又去單位上班。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大半年,有一天突然人事主管找到小琳談話,她遭到了辭退。

理由是她每天的工作品質都很糟糕,在公司永遠一幅疲憊不堪的樣子。

小琳大驚失色,因為這份工作是她的本職工作,她並不想失去。
而且剛經營半年的淘寶店生意並不好,收入根本無法負擔她的日常開銷。
小琳不明白,她 只是想要賺更多的錢而已,怎麼就錯了呢?

小琳的悲劇,在於她弄錯了「斜杠青年」的真正含義。


麥瑞克早就在《雙重職業》中,提出過忠告:
大多數斜杠,需要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歲月的磨礪,從基礎做起逐漸成就卓越。
只有在堅實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添磚加瓦,斜出特色,杠上開花。

也如領英專欄作家Sean Ye所說:
真正的斜杠青年應當是百尺竿頭再進一步的飛躍,而非焦頭爛額慌亂之下的逃竄。
生活中很多人所謂的「斜杠」,充其量只能叫做兼職接零活兒。

---比賺錢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值錢---

縱觀社會上,跨界成功的例子的確很多。
比如,世界聞名的斜杠代表——特斯拉老總馬斯克,既是工程師、慈善家,又創立了特斯拉、支付巨頭Paypal、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還擁有多加研發家用光伏發電產品的企業。

比如,最近大熱的國內斜杠代表——李誕,既是作家、編劇,又是脫口秀演員。

這些成功的「斜杠青年」案例,讓很多人得出了「 做斜杠青年容易功成名就」的結論,於是很多人不管不顧的就一頭紮了進去。


殊不知,這個結論裡,首先就存在著極大的倖存者偏差。

因為只有成功者才會倖存,倖存者才有可能被我們注意到,所以會造成一種假像——走「斜杠青年」道路的人都成功了。

但事實上,更多走這條路的人可能沉沙折戟在途中,只是你看不到。
斜杠看起來是成功的捷徑,可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這條「捷徑 」更可能是費路一條。

比如前面的小琳,她花了大量時間去成為「斜杠」,不僅沒有什麼收益,反而連本職工作都搞丟了。
事實上,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當你缺乏經驗時,比賺錢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值錢。

要明白,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不信看那些成功的斜杠青年,哪一個不是有著堅實的核心技能作為基礎。
也就是說,在面面俱到之前,你必須有一樣拿得出手的、經過10000個小時精錘百煉的、不會被人輕易替代的技能。

畢竟,你連一項單杠能力都沒有,何談斜杠人生?

做小事者,才關心眼前利益;成大事者,只在乎長期增長。

所以說,沒事真的還是少賺點錢吧。
假設你還有時間去賺那種小錢,那寧可把那些時間拿來用在發揚光大自己的主業,使自己成為一個更有價值的人!

常常是走慢一點,比較穩,走穩了之後,自然走的快了!

共勉之。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