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侯昌明照顧失智爸22年! 一路走來「得到5個啟示」發人深省...盼來生「再當父子」:放心去找媽

在近日傳出藝人侯昌明
失智22年的父親侯東山突然離開的消息,享年86歲。

本來因血壓降低送醫後,
院方建議用CPR與電擊等急救方式救回父親,

但是侯昌明知道急救
可能對父親帶來更多身心理的痛苦,
因此最後決定放棄急救。

而回想起陪伴照顧失智父親22年來的日子,
侯昌明曾經分享過自己對於「長照」的看法

由於侯昌明的父親在64歲時就發病,
算是較早的案例,那時的侯昌明還不到30歲,
身上揹了巨債,事業也還沒拚出成就,
種種壓力都讓他無法負荷。

但侯昌明還是走過來了,
因此這段陪著侯爸爸從
輕度、中度、重度、到臥床的心路歷程,
想必能帶給其他同樣需要照顧失智長輩的人們很多啟發。

首先會發現父親生病,
是因為在父親64歲那年,
發現他越來越會忘東忘西,

這時或許會有很多子女
認為記憶衰退只是老化的正常現象,
但侯昌明卻不願意只是多幫爸爸買保健食品,寧可多疑一些。

父親在他半哄半騙下
接受篩檢,果然是失智症。


由此可知,
照護失智長輩最重要的第一點,
就是「家人的警覺心」。

後來侯昌明結婚時,繼母已經走了,
他又不放先父親一個人生活,

於是和當時新婚的妻子曾雅蘭
協議搬回去與父親同住,
但父親卻讓妻子相當不知所措。

侯昌明形容父親就像
金魚繞著玻璃缸游了一圈後,

忘了剛剛才游過,
於是不停地游了一圈又一圈,

他根本記不得自己問過什麼問題,
於是老婆一天之內得回答無數次一樣的問題。

遇到這種狀況,
侯昌明要大家學會第二點「轉移注意力」,
「試著跟他亂哈拉」、「練肖話」。

像是他會跟父親轉移話題,
告訴他:「我有遇到一個女孩,
長的很漂亮,身材也很正,
反正媽媽也不在了,我可以幫你介紹…...」
父親聽了眉開眼笑。


或許旁人會覺得他在捉弄父親,
但其實父親過一陣子就什麼都忘了,

而且用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也妥善應付了失智症患者常見的「黃昏症候群」,
就是黃昏時特別躁動,會想要奪門而出的症狀。

第三點就是除了主要照顧者之外,
連帶整個家族都得建立正確的失智照護知識。

像是有次父親冒出一句
「銀行保險箱裡的東西都沒了。」

或是當時在看護陪著出去散步時,
一 次次的到銀行領錢然後藏起來,

最後家人發現父親存款持續減少,
一度懷疑是不是同住的侯昌明刻意為之,
也是這樣才讓侯昌明意識到家族有正確觀念的重要性。

這段漫長的長照歲月中,
除了侯昌明的責任重大,
身為他的妻子曾雅蘭也責無旁貸,

剛嫁進侯家時,她才26歲,
而丈夫侯昌明因為接外景節目,
經常一週只有兩天在家。


於是懷孕的雅蘭
必須獨扛照顧失智公公、中風姑媽的重擔,
於是曾雅蘭在這高壓的生活裡也悶出憂鬱症來。

後來侯昌明趕緊請求親友支援,
甚至在還沒請外籍看護之前,
連丈母娘都曾上陣幫忙,

讓妻子重拾喘息的時間,
加上後來曾雅蘭也在演藝圈
找到自己的事業重心,
夫妻倆才能攜手同心繼續扛起陪伴的重擔,

因此不可忽略的第四點,
就是「配偶支持越大,承壓也會越重」。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永遠要記得
「照顧者比被照顧者更重要」

照顧者得承受很多壓力,
最令人畏懼的便是那種
只出一張嘴卻無實際幫助的人,
老是指責照顧者不夠周全。

另外長照這件事最困難的在於「長」這字,
時間的漫長很容易讓照顧者無暇照顧自己,
最後也跟著生病,

於是侯昌明形容這22年來
就是「不斷接招」,
並儘量用陽光的心態去見招拆招。

相信現在一定有很多家庭
正在為了失智長輩努力,

希望大家在用心陪伴長輩的空閒時間,
也要記得好好善待自己,

唯有自己健康
才能有更多心力照顧心愛的家人。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