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正是孤獨,讓你出眾(深度好文)

很久以前,渴望自由,認為自由就是隨心所欲,暢所欲言。
到了後來,面對自由,才發現自由挑人,自律者才有自由。

當一個人缺乏自律的時候,他做的事情總是在受習慣和即時誘惑的影響,要不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觀念所擾,幾乎永遠不可能去做內心真正渴望的事。

而這份自律的前提,是你要承受得了孤獨。

相比於西方人,我們更加害怕寂寞,不懂怎麼享受一個人的時光;而且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總是想從別的眼中尋找自己的存在感。在西方人看來,我們有點“過度社交”。

什麼是有效的社交?
有明確的議題和目標,並且能圍繞這個議題和目標開展下去;找到問題和解決方法;能達成一致意見;明確跟進工作和責任人;控制時間和效率。當然這是針對工作而言,生活中沒人會這麼刻板。

個人認為,對於與工作無關的私人社交活動,平均每週2次以內是正常的,大於等於3次就會過度消耗自己了(耗時、耗財、耗生命)。


我來舉兩個例子:
A、約兩三個私人關係非常好的前同事,吃個AA制的午餐,增進一下感情,聊一下各自的近況和將來的打算,開拓一下思路,趕在下午上班前順道去看個展覽,在放鬆心情的同時也培養了興趣,也沒有耽誤工作。有明確的目的,有控制時間,而且一舉多得,這是有效社交。

B、下午在北京三里屯見完客戶一身疲憊,還不到下班時間,但現在回公司不值當,也不想回家,幹嘛呢?在朋友圈隨手發一句:“有在附近的嗎?陪我唱歌喝酒吧,贈香吻一個。

瞬間一堆回复(僅僅因為貌美),半個小時後來了1個,1個小時後來了2個,2個小時後來個3個,有的不生不熟,有的根本都沒見過,呆了半小時就走了。

半夜一兩點後還在不斷進進出出,酒喝得不少,飯沒怎麼吃,唱到凌晨4點餓得心慌,出來再吃個宵夜,等回到家都6點了,一頭扎到床上睡2、3個小時,拖著疲倦的身軀、混沌的頭腦、滿滿的罪惡感上班去……純屬寂寞空虛冷。

沒有實際的目的,沒有特定的人,在時間上無節制,砸錢毀了身體還耽誤工作,這是過度社交、無效社交


過度社交的直接後果就是:自己的可支配時間、金錢、生命被浪費,尤其是時間。對於一線城市非傳統行業的打工族來說,除去工作、交通、睡眠時間,每日可支配時間非常有限。

這些寶貴的時間原本可以用於思考、讀書、培養興趣、提升自我、休息放鬆、健身、養生、談戀愛、接私活、創業等等,如果過度社交,這些事情就會被擠壓,甚至會從你的生活中消失掉。

我特別想強調一下『思考』。為什麼要思考?因為在上班的時間裡,根本沒有安靜的環境和整塊的時間供你一個人冷靜思考。

人是在不斷的思考中清除障礙,沉澱優勢,明確方向,獲得持續成長的。一個每日只顧埋頭苦乾而不會尋找時間進行獨立思考的人,是不會有任何進步的。

思考什麼呢?思考今天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有什麼經驗和教訓,怎樣改進;思考明天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計劃;思考今天發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思考今天記在貼紙上的一個在上班時間難以細化的靈感;思考我還有什麼重要的事沒有做,重要的人沒有見,重要的地方沒有去……


享受孤獨,適度脫離群體,學會和自己相處。孤獨是可貴的,在這樣沒有被打擾的時間和空間裡,完全依照自己的意願來安排這段時光怎樣度過,是一種莫大的『自由』。

在每天非常有限的自由的時空中,如果可以做到『自律』,有計劃、有節制、自我激勵,也就可以帶來『效率』,成就那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也就成就了你自己。

It is loneliness that makes you different, not gregariousness.
正是孤獨讓你變得出眾,而不是合群。

但凡那些才華橫溢、有所作為的人,都是會享受和利用孤獨的人,他們在孤獨的時候積蓄能量,才能在不孤獨的時候爆發和綻放;但凡那些害怕孤獨,成天在飯桌、酒桌、ktv裡尋找存在感的人,一定都會淹沒於芸芸眾生。

孤獨與社交,都是一種調劑,多了少了,都會出問題!鬆弛有度的選擇有利於自己的選擇,才是出眾!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