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黑幼龍:成功職場好人緣,你不能不知道!

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巴菲特接受訪問:「你已經這麼有錢了,對你而言,人生還有什麼意思?你覺得什麼才叫成功?」這個問題很直接,因為他已經賺很多錢,再多的錢對他可能都沒有意義。

他說:「就我來說,能夠被人喜歡,而且也喜歡別人才叫成功。」我想,這應該是每個人,不分職位,都想追求的一個境界吧。

人際關係分成很多種,有家庭的、有職場的、有對外跟對內的。在每一個關係中,如果我們扮演的角色能有技巧的營建出完美形象,不只幫助了我們與人的相處,也讓我們內心充滿成就與幸福。
人與人之間正向的互動,需要的是真誠的人際關係,既不是客套交際應酬、也不是單單的表面功夫而已。

很多人會思考,那要怎麼做才能有真誠正向的互動?

卡內基在1936年出版《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以前的盜版書翻譯成《人性的弱點》,後來正式授權的版本叫《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這本書在美國出版後相當暢銷,甚至位居於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中,長達幾十年之久。
連作者自己也嚇一跳。


而且在那幾個星期之內還再版了八次,後來,他特地委託福特基金會花兩年時間,去調查人最關心的是什麼?人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意外的結果發現,都不是我們一般人認知的身外之物-錢。

人最在乎的是「自己

人最關心的是自己的身體和健康,比如說,手上不小心劃了一小刀,會比印度水災死了幾千人來得嚴重。

其次關心的是我的人緣怎麼樣?我在別人心目中是什麼樣子?別人喜不喜歡我?
這樣子的調查後,發現到人既然這麼在乎人際關係,那是不是探討一下,怎麼樣才能使自己和別人的關係都更好?

我想首要關鍵是,要儘量減少我們的負面態度。


不批評、不責備和不抱怨,三個不。

卡內基講的很實在,他說當人受到批評時,只會有兩個反應,一個是為自己找藉口,自我防衛,另一個是推諉,推說都是別人的錯。
我遇過一位財經界的高階主管,他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此,我第一次聽到有人成功只是因為他少批評、少抱怨和少責備。

看到別人的好,也看到自己的好

在職場上,批評,需要冒很大的風險,很可能會傷到人的自尊,尤其是當一個人的尊嚴受到傷害時,很難由衷的跟別人合作,最終只能靠著命令、規定或威脅不得不做。
批評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和不舒服,以至於常達不到效果,甚至得到反效果。

在《EQ》這本書中,有提到一個真實案例,他讓人很印象深刻。
事情發生在一個個出版社,他裡面的CEO很嚴厲、很會批評人,結果有一天,這間出版社被併購,第一個被開除的竟然就是CEO。
他非常的不解,到處打聽原因之下,人家才委婉的說,是他太會罵人批評人,可是他反應說:「屬下犯錯難道不用管嗎?」
新老闆說:「要,但不能傷到別人的自尊。」


怎麼樣才能減少我們對別人的批評和責備?如果只是把嘴巴閉起來,忍氣吞聲是沒辦法長久的,我們可以看看下面兩個方法:

一是要求自己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功勞、貢獻、成就、以及他做的好的事。
例如,孩子主動做家事,就要謝謝他們會體諒父母,而不是回過頭又念他們功課不夠好。兩個人相處時也是,多看對方的好,包容對方的黑點,減少心中的負面情緒,才能忍住批評。

二是要在自己身上看到優點。
有個小故事是說,一個路人對著騎在馬上的和尚說:「你看起來像坨排泄物」
但和尚想也沒想,說:「你看起來是朵美麗的花」
因為他先不喜歡自己,對自己不滿,結果產生一種反射作用,看到別人亦是如此。

這和我們傳統強調的謙虛並不違背,我們是要去看自己具體的事實,而不是誇大或自大。
當我們也能看到自己的貢獻、成就和價值時,也能在別人身上看到同樣的事。

想知道黑幼龍怎麼做嗎?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