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李嘉誠的成功祕訣,「這4點」你該知道! "永不滿足”是發財的前提

李嘉誠回憶起一件往事:
他14歲時,
一個頗為靈驗的算命師傅對他母親莊碧琴說:
“你兒子眼眸無神,骨柴瘦弱,
未來恐難成大器。
他安分守己,終日乾乾,
勉強謀生是可以的,
但飛黃騰達,恐怕沒有他的福分!”

那麼,
李嘉誠又是如何逆天改命的呢?
李嘉誠給出的答案是:
“無論別人如何看輕你,
你都要做自己的行動英雄。”

你想過普通的生活,
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
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
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
這世界很公平,
你想要最好,
就一定會給你最痛。

能闖過去,你就是贏家,
闖不過,
就乖乖回去做個普通人吧。
所謂成功,
並不是看你多聰明,
而是看你能否笑著度過難關。”

李嘉誠如是說。

提起李嘉誠,
可謂是人盡皆知。
多年來李嘉誠早已成為一個象徵,
一個商業領袖,
在現實世界裡達到了財富世界的一個高度。

李嘉誠的故事之所以歷經十多年依然被稱讚,
皆來自於這是一個草根逆襲的故事。
李嘉誠通過勤奮、努力、才華和奮鬥,
偶然得到了財神垂青,抓住了機會。
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而且獲得了財務自由。

在《李嘉誠:成功沒有偶然》這本書中,
講述了李嘉誠的奮鬥之路。
李嘉誠於1939年隨父親流落到香港,
但是在李嘉誠14歲那一年,
父親去世,李嘉誠的人生改變了。

他當過茶樓的服務員,
做過賣貨的推銷員,
還當過櫃員。

正是在這些艱苦的環境當中,
李嘉誠沒有隨波逐流,
他努力提升自己,
不斷完善自身技能。

17歲就被提升為業務經理,
22歲成功創業、創建了長江塑膠廠。
哪怕是當了老闆,他都沒有放鬆自己,
而是以更緊湊的節奏工作,
每天至少工作15個小時。


李嘉誠曾說:
人們讚譽我是超人,
其實我並非天生就是優秀的經營者。
到現在我只敢說經營得還可以,
我是經歷了很多挫折和磨難之後,
才領會到了一些經營的要訣。

沒錯,李嘉誠並非是天生要強,
他沒有優秀的學歷、
沒有強大的背景,
走到現在,
可以說全憑個人努力。

當然了,
別人的成功經驗不可複製,
畢竟時代和機遇不同。

同是作為普通人,
就我們個人而言,
可以從李嘉誠身上學到哪些成功的經驗?

 

1.學會在困境當中抓住機會

李嘉誠在來到香港以後,
隨之就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他拒絕了舅舅提供的幫助,
停止了求學之路,
毅然投入到就業當中。
他當過茶樓服務員、
也當過賣貨推銷員,
但是他從來不抱怨、不埋怨。
年僅22歲的他,看到了機會,
隨之就創建了長江塑膠廠,
成功創業。

困境確實是大多數人都想避開的窘境,
畢竟幸福安逸總是比挫折要好得多。
但是我們依然要學會這種能力,
這種像“打不死的小強”一般頑強的生命力。

其實不管是李嘉誠,
縱觀很多成功的大佬們,
無一不是歷經各種困境和磨難。

古語有雲: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74歲高齡的褚時健,
正從監獄裡出來,
按理說這麼大年紀了,
也折騰了半輩子,
是時候該歇歇了,
但是他偏不。


承包了一片地,種起了臍橙,
再次開啟了他人生的新高度,
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和熟悉。
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說,
可能困境中看到的不是機會,
更多的是和恐懼和無助。

但即便如此,在困境中,
我們個人需要的是不拋棄不放棄的恒心。
不要在覺得容易的時候就得意忘形,
也不要在遇到困難就輕易妥協,
人總要有一些堅持。

 

2.成功需要超強的執行力和all in 的能力

李嘉誠在茶樓當服務員時,
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
經常起早貪黑,
做起工作也非常認真,
頗得老闆的賞識。

李嘉誠在少年時,經常更換工作,
做過一段時間的服務員,
轉個身就去做了推銷員。

但並不是因為他心浮氣躁地想更換工作,
恰好相反,
李嘉誠將每一份工作當做是歷練的機會。

而且李嘉誠在每一個崗位,
都一定是全身心投入、以all in的心態來對待工作 ,
將工作做到極致,
才會離開去做下一份工作。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
因為能堅持的人太少了。

別人的馬甲線、從來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得出的結果;
別人能成為某領域專家、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付出和努力;
學霸之所以是學霸,
是因為他經歷了高強度的學習;

為什麼平庸的人多過於優秀的人?
因為不努力的感覺太舒服了。


過一個平凡無趣的人生實在太容易了,
你可以不讀書、不冒險、
不運動、不寫作、
不外出、不折騰。

但是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你不僅要讀書、要學習、
要冒險、要運動、
還要經歷更多的考驗。

3.安於現狀但是不滿於現狀

安於現狀但是不滿於現狀,
這也是我的高中校長經常給我們講的一句話。

他希望我們可以做好當下的事情,
但是一定不要以為當下過好了,
就不需要憂患將來。
安於現狀和不滿於現狀都是一種心態。

安於現狀,需要我們專注當下的事情,
把當下的事情做好。
而不滿於現狀,
同樣要求我們對自己有更高的期待,
不斷進步,不斷尋求更好的自己。

而在李嘉誠看來,
“永不滿足”是發財的前提。
這並不是說要唯利是圖,
而是指我們要更加努力和進取。

作為我們個人來說,
同樣要對市場保持警惕、
對自己保持警醒。

現狀是一個撲朔迷離的樣子,
我們無法預知,
下一刻會發生什麼變化。
但是也不要因此,就煩躁不安。

安於現狀,要過好當下;
不滿於現狀,
要有一顆時刻跟上時代和市場的野心。

 

4.自律和學習

“終身學習”是一個有點爛大街的概念了。
時代在提醒你、身邊的人也在提醒你,
但是不得不提,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學習對我們來說,
就像汽車需要汽油,
沒有汽油我們很難走太遠,
甚至一不小心就被別人彎道超車。

李嘉誠沒有特別好的學歷背景,
但是李嘉誠卻一直擁有學習的習慣。
睡覺前要看書,晚飯後,
還要看英文電視,不斷學習新的知識。

而且即使是到了高齡,
依然保持雷打不動的早起習慣,
每天5點59鬧鈴響後起床;
隨後,讀新聞,
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後開啟工作;
就我們而言,
早起都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我們佩服別人能做到5點早起,
能多工處理,
但是對於一個自律的人來說,
這只是生活常態。

李嘉誠的一生無疑是傳奇的,
但是他的一生全憑自己的努力和眼光之見。
從白手起家,
到實現夢想和擁有財富,
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當事人才瞭解個中滋味。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