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中傳言「台灣快不行了」的說法,卻在一位總裁來到台灣「跑一趟醫院」後…讓所有人改觀

很多人都認為台灣不行了,
據傳在中國的人民都覺得台灣早就大不如前!

而最近有位中國老總卻公開表示,
在朋友跑了一趟台灣榮總醫院之後,
卻發現很多真相,
這些事情甚至連台灣人都沒有注意到...

這位老總的朋友說:
「這次來台灣有三件事情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我發現這裡的醫療環境特別友善,
會依照病人的狀況給予專業的治療,
甚至有次想花錢請醫生額外替舅舅注射營養針,
還被醫生以舅舅的身體狀況不佳為由,
拒絕多賺醫藥費,
跟大陸冰冷的醫療環境相當不同。」

「後來將舅舅安排到一間安養中心,
這邊的看護會主動關懷病人,
甚至最後還提供完整的送終儀式,
讓舅舅得以圓滿。
但讓我最驚訝的是,
結算費用時竟只收了約台幣二萬塊的藥物費用,
其他的照料服務都是免費的慈善回饋。」

朋友說:
「若換作北京的安養院要如此完善的服務,
幾十萬人民幣肯定是跑不掉的。」
「安養中心外有個非常困苦的地瓜小販,
當地居民竟然還會找街坊鄰居一起買,
幫助小販改善困苦的經濟狀況。」

聽完這位老朋友的分享,
讓這位老總反思,
究竟怎樣才算是先進的國家,
是國民年平均所得超過10萬美元嗎、
還是房產每坪突破百萬呢?

其實人與人之間有溫度的連結,
遠比冷冰冰的數字還重要,
台灣具有堅強的軟實力,
日後的發展讓人相當期待。

不過,真的只有這樣嗎?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
你最引以為傲的臺灣特色是什麼?

「臺灣最美的就是人情味。」


可是其實出了台灣,
同樣能遇見「人情味」。

在大學與研究所時期,
曾經為了參與會議,
而到德國、瑞士與法國一趟。

難得到歐洲,除了參加排程上的既定會議外,
2014 年夏天,飛往德國以前,
在網路上查詢許多相關資料,
並在德鐵(DB)的網站上等候數天,
終於買到柏林─德勒斯登單程 15 歐元的特快車車票(當日最便宜)。

在柏林往德勒斯登的清晨 06:30,
卻在螢幕顯示「往德勒斯登」的 4 號月臺 ,
誤上了另一列「往慕尼黑」的特快車。

意識到似乎搭錯車的當下,
腦海裡只想到被查到搭錯車得要另外付錢買票,
可能還有罰款。

該列車的列車長前來查票時,
初次到歐洲的我感受到全身無力,
準備從皮夾拿出預備緊急情況所使用的預備金。

然而,接下來的狀況卻是──胖嘟嘟的列車長從我手上接過保存良好、
A4 大小的車票單據,從容地說:
「別擔心,我會處理。」

接著,列車長從我視線內消失一段時間,
回來時我手裡握著的,是寫上轉乘車次、時間,
並有「這名旅客不必另外付車票錢」
類似註記的單據,列車長對我眨了眨眼睛,
示意已經處理好了、一切沒有問題。

2015 年冬天,
在零度的夜晚從里昂 Jean Mace 地鐵站出來,
我就迷路了。


沒有行動網路的我,
一面查找事先準備的旅遊筆記與地圖,
卻找不到前往 Airbnb 住宿地點的路線,
好不容易在路口遇見一位黑人小姐(暫且稱呼她 Miss Noire),
其實法文都忘了,
只記得我禮貌性地問一千零一句"Vous parles Anglais?"(你會說英語嗎?)
Miss Noire聳聳肩說:"Maybe."
她看了我事前印好的地址,
試圖用法文向我解釋,
但或許我的錯愕的表情說明了一切,
她便示意我跟著她走。

我沒想到,在零度的夜晚,
竟有人願意帶我到與原本方向幾乎相反的目的地。

一路上,她就這麼用法文有一搭沒一搭地與我聊上幾句,
可能"Maybe."
是她僅擅長的一句英文,
早忘記法文的我則是不斷打哈哈化解語言隔閡。

還記得昏黃路燈下,她帶我走了約五百公尺遠,
Miss Noire 再三確保我真的行,才揮手道別。

台灣除了人情之外,還有其他值得驕傲

臺灣人引以為傲的熱情,
我在德國、法國都能遇見,
這麼說起來,我們是否失去唯一值得驕傲的事情呢?

我們因為在優勢領域發展時屢屢遭到挫敗,
或是因為一些「評比成績」排名不佳,
而感到自卑;當臺灣自認什麼都比不上別人,
只剩下人情味可以搬上檯面,
卻發現其他國家的人情味未必不濃,那還剩什麼?

整體而言,臺灣社會各角落、各階層的人們,
的確表現出友善、好客的人情與活力。

但是「人情」怎麼會和「比較」扯上關係呢?


最根源的,可能是一種「自卑」的文化心態。

過去的歷史與現今的國際情勢,
臺灣總是處於受壓抑的地位。

我們持續尋求外界的肯定,
有了別人的肯定,才敢肯定自己。

但跳脫出來思考:
為何我們一定要在某些框架中自卑?

世界各國最美的風景都會是人,
展露最醜陋一面的也是人。

一個國家不可能什麼都好,
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也有可作為借鏡之處。

我們羨慕的國家,不見得每個領域都發展得很好。
跟歐洲許多國家相比,
臺灣的生活機能、網路基礎建設極佳;
一位女性友人到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參加暑期學校,
在寄宿處的一晚遭竊,
卻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在臺灣,基層警察的熱心與破案效率是許多外國人稱道的;
一位到休士頓大學短期研究的朋友說,
實驗室的學長姊對於臺灣人晚上可以搭公車回家,
感到不可思議;
日本大阪的朋友有一天較晚下班,
傳訊息給我說:
「好希望日本有夜市,
才能在晚上買到經濟又美味的食物。
我在這裡的選擇好少。」

在表現較差、較落後的層面(一些制度、行為、軟硬體建設等),
政府到民間從未認真「栽培」的決心與投入,
或許才是長久以來,
民眾找不到自我認同的原因之一。

我一直覺得臺灣人已經很不簡單,
夾雜在歷史與國際利益的糾葛中,
持續努力向外人解釋:「我,來自臺灣。」

遇到不少困難,但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民間有多元專業的領域,
只欠缺「做得更好」要能夠嶄露頭角的方法有很多,
沒有特定的一條路,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但那不見得適用在自己身上,
走在別人走過的路上,
永遠只看見背影而不是前景。

外國的月亮與臺灣的月亮是同一個月亮,
臺灣是個人情味很濃的地方,
但臺灣真的不只有人情味值得被提起、
值得被驕傲。

相信大家都不會否認,
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但看完這篇,
相信你也會覺得不只是人,
還有那些更親近你我生活的幸福美好,
分享出去吧!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