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啊,
往往有很多直腸子的人
說話往往容易得罪人!
不管上對下,還是下對上,
說話的時候,稍微的迂迴曲折,
讓聽的人有思考、斟酌的時間,
反而能夠達到“事緩則圓”的皆大歡喜的結局
當一個人的尊嚴和地位
受到威脅的時候,
他不可能與你和平相處
所以在與人說話的時候,
語言表達不要過直,
因為過直的語言可能會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
會給彼此的溝通帶來一定的隔閡...
在現實生活中,
許多人常常會給自己個標籤說是“直腸子”
凡事有話直說
以至於得罪了很多人,
給其社交和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其實人與人之間言語的交流,
有時候不妨用上點小技巧
直話不妨拐彎說
說話是門藝術,
懂得說話藝術的都知道,
輕話不可重說,
會造成分化效果的話不說,
會傷人自尊的話不說
如果一定得“說清楚、講明白”
仍要謹記,“話不可說絕”
不說最後一句重話”的原則
給對方留點餘地,
給自己留點口德和風度...
美國著名的政治、實業、發明家富蘭克林,
早年也是個“有話直說“的直腸子
然而,他發現自己這樣的行事作風,
不僅常常得罪人,
也使得做人做事都室礙難行
在朋友的諫阻,以及一番反省後,
他給自己立下了個規櫃,
當自己的意見與他人相左的時候,
不可直接地與他人衝突
或總是堅持自己才是正確的
他甚至禁止自己使用一些斬釘截鐵的字眼,
諸如:“一定”“無疑”等,
而以“我相信”“我想”“我猜想”
或是“目前看起來是這樣”來取代。
當他發現任何錯誤時,
他也絕不容許自己立即享受與人對立的快感,
反而會溫和地告訴對方:
如果在某某情況下,
他的意見可能是正確的,
不過目前的狀況看來並非如此
很快地,富蘭克林發現了這種態度改變所帶來的好處
因為如此一來,
即使他在立場、意見上與人有所對立的時候,
談話仍然能夠愉快地繼續下去
也因為他提出意見的方式令人較易接受,
減少了爭執,而一旦自己有錯誤的時候,
也不像以往那樣覺得丟臉
同樣的,當他有時提出正確意見的時候,
他人也能夠放棄自己的成見來接納、採用。
這種開始時須費力扭轉自己個性的模式,
隨著時日的過去,越來越輕鬆自在。
並且在之後的50年內,
富蘭克林不再聽到由自己嘴邊溜出的武斷話語。
他認為,他之所以能夠擔任公職,
成功地成為議會的一員
,讓種種的法案順利推行,
實在應該歸功於早年自我訓練於自律的習慣。
儘管與一般辯才無礙的人比較起來,
富蘭克林偶爾用字遲疑、詞不達意,
但重要的是,他總能夠持有自己的論點,
並且成功地推展,讓人接納
當然,這種技巧的練就需要平時習慣的養成,
這是-個很漫長而又艱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