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別人我們要做很多心理建設,往往想拒絕,一瞬間卻又答應別人,這個問題其實在職場、學校,都經常發生,而要怎麼改變這個壞習慣,有3個關鍵,教你不在當職場濫好人!
01 認知:拒絕是為了「專注」
很多人認為,拒絕夥伴會讓彼此關係變得尷尬,其實並非如此。合理的拒絕有時候會讓團隊效率更高,把精力用在最關鍵的地方。
史蒂夫·賈伯斯曾經說過,專注就是說「不」。意思是,要取得成功,應該專注於必須完成的工作,而不是在待辦事項列表中添加更多內容,從而降低所有工作的質量。然而在實際工作的交接中,說「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什麼人們總是傾向於說「好」?如何說「不」更容易讓別人接受?
02 「老好人」:迎合型人格障礙
不忍拒絕他人的請求,是個體希望獲得他人好感的一種表現。很多時候我們想要說「不」,因為害怕讓同事、領導失望,失去團隊價值甚至失去工作,最終往往還是說了「好」。形成取悅於人獲得認可的思維定式,就陷入了心理學定義中的「迎合型人格障礙」, 一種含有強烈的自我犧牲成分在內從而導致人際關係中的種種衝突同時自己也深感痛苦的障礙。
他們往往是人際交往中的「老好人」,樂於助人、善解人意,對別人的錯誤也有極大的包容,盡力滿足別人的請求,但前提是希望以此獲得別人的認可或感謝。為了始終保持好人形象,只要有人提出請求、邀請,不管這會給他們帶來多少麻煩、不快和高昂代價,仍會毫無原則地照單全收。
03 自然而溫和地說「不」
首先要從心理上認可,說「不」是一件自然而有必要的事情。有選擇地說「不」本來就應該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們的大腦每時每刻都在這麼做。但在工作中,「不」這個詞通常與消極性相關,說「不」需要一些技巧。為了防止自己被本應拒絕或推遲的工作淹沒。
學會什麼時候以及如何說「不」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不要不假思索的回覆-請花一點時間考慮,當你回答「OK」的後果,問問自己適不適有時間?什麼事情更重要?最好的回答是告訴你的主管或同事,我會檢查我的日程安排隨後盡快給你們答覆。
2.深入了解對方的需求-盲目拒絕前,你可以先了解對方的請求和急迫性,只有了解具體被要求什麼,才能依照自己的能力,安排時間,做出決定。
3.確定優先順序-每一份工作項目都有它的先後順序,你認為必須先做什麼,可能和主管要求的不相同,因此為了避免這種衝突,應主動向主管或同事尋求協助,優先安排正確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