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你做事的「深度」,决定你的「努力」是否有價值!別讓你的勤奮變成低水平的表演!

如果在沒有弄清楚標準的情況下,就去做這件事情,等你費盡心思做好後,發現還得重新再做。
這就跟我們職場和生活有沒有目標一樣。

有目標的人永遠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裏,即使當前離目標很遠,但是每走的一步,都是在向目標邁進,就如騎著唐僧去西天的那匹白馬,西天是永遠堅持的目標。

沒有目標的人,雖然也很忙碌,但是由於缺乏目標的指引,只是在碌碌地重複自己,就如那匹在磨盤上拉磨的老馬
一輩子,走了不少的路,可永遠都在原地轉圈。
思考是行動的前提,深入的思考比立即行動更為重要。

以前我有個下屬叫小劉,是個非常努力勤奮的姑娘,我把她招進來的時候,她剛大學畢業工作兩年。
這個姑娘真的非常勤奮,她幾乎每天都會加班,還常常背著電腦回去趕我要的文件。
她每天在辦公室出入,都是一副非常急迫、十萬火急的樣子。
我們的辦公室在二樓,她需要到一樓複印文件,常常一路小跑從一樓到二樓,再從二樓到一樓,跑得氣喘吁吁。

她還非常地上進,她自己的專業學的是法律,但是在我這裏只是做了一個文員。
她剛來的時候,說自己晚上會堅持看專業書,不想丟失了自己的專業。
後來偶爾聊天,知道我手上有幾個跟我現在工作相關的聽起來厲害的資質證書,頓表驚嘆,於是,要走了一些推薦書目,購入一堆書,說要像我一樣增加自己的職業含金量。

甚至,她會以身邊的人不勤奮為恥。
有一段時間她頻頻跟男友吵架,起因就是當她每天在家裡加班或者學習的時候,她男友則在忙著為公司的年會排演節目,總在一旁哼哼唱唱。
她覺得一個男人,在需要奮鬥的年紀,不去學習,不去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天天搞這些靡靡之音,是要怎樣?
關鍵是唱的這麼難聽,還那麼恬不知恥。

鑑於男友的這種不上進和不勤奮,她表示特別憤怒,甚至在閒暇的時候來跟我討論兩個人價值觀是否還能匹配。
這個勤奮的姑娘為了能更好地適應公司的要求,還努力學上了英語,每天都在自己的小包裡裝着一本單詞書,中午休息的時候,在手機上用APP背單詞,非常地用心。

可是,真實的結果是:她的勤奮如一場低水平的表演...
她的每份文件都要來回做好多遍,不是缺少了我要的訊息,就是數據出現問題,甚至連排版、字體、圖片大小等這樣的細小問題也需要來回修改。
同等的工作量,別人在上班時間就可完成,她卻到了下班還在勤奮地工作,甚至在家裏還需要勤奮地加班。


我每次看她跑上跑下,十萬火急的樣子,心裡就很糾結,於是總是跟她講,你慢慢來,不要這麼急,她每次都回我:「我事情多啊,我不快一點我就做不完啊!」
有一天我問她:「你今年還準備過司法考試嗎?」
她說:「我早就沒有看法律的書了,我準備考個審核員證。」
我說:「哦,好!」

後來,又有一天,我又問她:「審核員考試快報名了,你準備地怎麼樣了?」
她說:「啊?!我最近在看精益生產的書。」
我說:「哦,呵呵!」
她的英文報告還是依然錯誤連篇,我問她:「最近單詞背得怎樣了?」
她說:「我每天都在背,可是總是記不住,背完就忘了」。
然後她依然每天中午不午休,噼里啪啦的用手機背單詞。

工作不是看你加班加多晚,你有多勤奮,你有多努力,真正要看的是深度。
你做事的深度决定了你努力是否有價值。
你做事深度不夠,無論你多麼努力,多麼勤奮,那都是低水平勤奮者,你本質上就是一條工作效率低下的鹹魚。

為了讓她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我決定幫幫這個勤奮的姑娘。
有一天,我有一份數據需要她去統計,我讓她去向生產部門要生產線每天的停線時間,然後統計個表格給我。
任務跟她說了後,她連聲應承,抱上本子和筆就要往外跑。
我叫住了她。

「昨天讓你做的那個PPT做完了嗎?」
「啊?沒有!」
「可是那份報告是我今天開會就需要用的,今天的這份表格我可以過兩天用,你能稍微緩一緩。並且你可以在接到工作的時候,詢問一下工作的deadline。」
「哦,好的!」
「對了,你覺得你每天這麼忙,在時間管理上有什麼問題嗎?」

她一臉茫然,顯然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我在辦公室的白板上,給她畫出「時間四象」,告訴她按照帕累托原則,我們每天 80%的精力要用來解決 20%的最重要的事情。


首先 你需要清楚地知道各項事務的「輕重緩急」
雖然很多人每天會把自己的小紙條列得滿滿的,但是有可能每天重要的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所以每天都覺得忙而不得章法。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不做低效率的勤奮者,你需要清楚地知道,各項事務的輕重緩急,對所有的事項列出優先級。
知道什麼事情自己當下必須馬上去做,什麼事情可以拖一拖再做,什麼事情等閒下來了以後再做。

有目標的人 永遠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
她點點頭,在本子上畫上了時間四象,夾著本子又準備出門。
我又叫住了她:「你知道這份表格,需要包括哪些訊息嗎?」
「生產線的名稱,各條生產線的停機時間。」
「沒錯,但是我還需要停機時間的分類,我需要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生產線停機,是等料、生產安排,還是因為設備停機,或者是更換模具等等。」

兩天後,小劉交上了一份還算不錯的報表。
但是,我還是叫住了她。問了她最後一個問題:「你在這次收集數據的過程中,有沒有學到什麼?」
她有些無措。
我問她:「你最近是不是在看有關精益生產的書。」
她點頭說,是啊。
「那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收集的這些數據是為我們下一步的分析和改進做準備的,你看到的理論,完全可以在這次項目中得以驗證和實施。最簡單的說,你可以從你的數據統計中,發現哪類問題是出現頻率最多的?我們可以從哪裏尋找到改進的方向?」
她恍然大悟。

最有效的勤奮 就是堅持自己的輸入和輸出的循環
學以致用,你學到的東西,剛好被你用起來,這是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勤奮。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勤奮的人,他們永遠都在踐行「天道酬勤」。
他們坐捷運的時候一定在框框噹噹地用APP刷單詞;騎車的時候也一定要讓自己聽一段XX讀書;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名家著作;他們經常在網上報名參加各類課程,願意為知識付費;他們也捨得為自己報各種培訓班,為自己的職場加油。

但是,問題是:這其中有很多人,都處於一種低水平的勤奮,甚至可以說是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換言之,就是只是做出了勤奮的姿態。
框框噹噹地刷單詞,大多是形式大於實際;碎片化學習了很久,回想起來,並沒有發現自己的認知有什麼實質上的進展;那些經管力作,名家著作,有可能根本沒有看過。
所以,他們只是看起來很勤奮的樣子。

要成為一個高品質的勤奮者,其實要做到的是以下四點:

1、保持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小劉這個姑娘,每次接到一個任務後,向來不加策劃,不假思索,領著任務就跑,看起來很敬業很勤奮,實則是用行動上的勤奮掩飾了思想上的懶惰。
不去思考「目標是什麼,怎麼去完成,用什麼方式去完成,我現目前的狀態是什麼,我還需要什麼」。
於是每次交上來的工作都差強人意。


有時候你對待工作的態度, 就是你對待人生的態度,在工作中不進行深度思考的人,在生活及人生規划上也常常會流於形式,浮於表面。
由於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和生活缺乏深入的思考,所以難得有合適的目標,也不會去考慮輸入與輸出的關係。
更多時候的勤奮,只是為了給予自己勤奮的表象,並且不斷地給予自己心理暗示:我很勤奮,我沒有虛度光陰。
深度思考,是你擺脫思維惰性,擺脫「低品質勤奮者」的基礎。
 

2、為自己選擇有效的時間管理的方法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這樣。
坐下來準備看書,看書之前滑移下fb、IG,發現某某在動態放了自己旅遊的照片,心理暗自揣測一下她當前的生活狀態,同時思緒還飛回到你跟她的過去中。

看到誰誰在動態裡分享的文章,點進去看了一下,剛好文章的觀點戳中了自己的某個痛點,於是情緒起來了,繼而在情緒中難以自拔,把閨蜜翻出來傾吐一下這種情緒。
這一圈下來,時間也許已經過了兩個小時。
自己當晚計劃要看的書,到睡覺的時候也只是看了開頭的那兩句話。

在社會上有很多講時間管理的課程,但是我喜歡的最簡單粗暴的一句就是:最厲害的人,就是說工作的時候就工作,說睡覺的時候就睡覺,說看書就看書,說玩耍的時候就玩耍。

每天為自己做個to-do-list, 按照時間「四象」法, 把自己清單上的事項做個優先級:
A類 - 重要且緊急的事項,必須立馬去做。
B類 - 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比如誰來約你打麻將,誰來找你順便去樓下幫他那個文件,這類事情緊急但是對當下來說不重要,拖一拖再去做,甚至不做,也無關大局。
C類 -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如果沒有 A類事情,這類事情就應該排上日程,作為緊急的事情去做,比如學習和做計劃等。
D類 - 及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來說,就等有閒工夫的時候再去做吧。

3、為自己建立合適的目標

這件工作要達到的標準是什麼?自己職業發展的規劃是什麼?當下和未來的計劃是什麼?
離開了目標,就會少掉那份為了目標而堅持的奮鬥。
缺少了自己的目標,你的勤奮經常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

別人考了個GRE,你看著挺眼紅,你也抱回一堆資料;別人換了份工作,薪資漲了一倍,你心理癢癢的,開始對眼下的工作充滿抱怨;或者誰跨界去做了作家,出了書,你一想,我幼時的夢想也是當個作家,於是你也開始寫那些你心中的風花雪月。

可是,你忘了去思考,自己的優勢是什麼,自己內心的需求是什麼,自己內心深處渴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就像小劉這姑娘,今天想這樣,明天想那般,卻始終不知道自己最終想要的是什麼。
 

4、一定要做到學以致用

從上學再到工作十年,用實際經驗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學以致用才是最好的學習,才是勤奮最便捷的方式。
將你的輸入與輸出關聯,在輸出中去踐行和驗證自己習得的認知。
小劉接受我的建議,從工作中高頻出現的英語詞彙開始學習,由於這類詞彙學習了以後,會反覆在工作中出現,不容易遺忘,於是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時間是公平的資源,但是在每個人的手上,時間又成為了最不公平的資源。
高品質的勤奮者把自己的時間花的恰到好處,時間在他們手上創造出高價值。

少林功夫不適用的下場▼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