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馬雲:錢不是一個人的安全感,賺錢的「能力」才是!

馬雲說:錢不是一個人的安全感,賺錢的能力才是。
這話一點都沒錯,人們常說:兜裡的錢越厚,說話越有底氣。

其實這話是錯的,兜裡的錢再厚,若不是自己掙得,拿在手裡也感覺是燙手的山芋。
所以,讓你有底氣的不是你的錢多少,而是你能掙多少

現如今,人們都不太喜歡隱瞞自己的錢。
就像張愛玲說的:我喜歡錢,因為我不知道錢的壞處,我只知道錢的好處。

前幾天,十幾年的老同學突然吞吞吐吐地說:「你可不可以借我一萬塊錢,我發了工資就還你。我爸生病住院了,這個月開銷實在太大,我已經還不起房貸了。」我二話不說給他轉了過去。
上學時沒心沒肺吃喝玩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不過幾年光景,大家就變成了為生活奔波勞碌的成年人。

當生活帶著疾病、災難、窘迫襲來的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沒錢,真是太慘了。
不是推崇金錢,而是沒有錢,生活真的不那麼好過。


賺更多的錢,我才可以擁有說「不」的權利,才有能力去愛我所愛、呵護想呵護的人。
賺更多的錢,我才不會因貧乏而將就,因困窘而委屈,因委頓而失愛,因無力而悔恨。

所以,沒事還是多掙賺點錢吧。
但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會賺錢的人?

馬雲:能否抓住賺錢的機遇,全靠眼界和膽識。
很多人肯定都做過這樣的「白日夢」:如果我在20年前多買幾套房,現在應該是千萬富翁了吧?
如果20年前加入阿裡巴巴,現在應該已經財務自由了吧?

夢是好的,但問題是,回到20年前,你敢花錢去做房地產投資嗎?你敢跟著馬雲創業嗎?
我想,大多數人是沒有這個魄力的。
人短暫的一生中,能跨越階層的機會不多,轉瞬即逝,錯過就是錯過了。
有人能抓住它實現財富積累,有人則只能在與它擦身而過後追悔莫及。

能不能抓住機遇,靠的是眼界和膽識。


20多年前的時候,馬雲還在搗鼓一個叫「中國黃頁」的東西。
這是中國最早的商業網站,網站建立的時候,中國甚至還不能連接互聯網。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涉足電子商務的人,創建中國黃頁,無疑為日後阿裡巴巴的成立打下了堅實的的基礎。

什麼是眼界?
在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互聯網為何物的時候,馬雲已經預見到了它的巨大潛力,並開始琢磨怎麼利用它賺錢了。

90年代馬雲到北京推銷自己的公司,卻一次次被人冷眼相待。
沒人能聽懂他說的是什麼,以為是個騙子。
失落的他當即立下豪言壯語:「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麼對我。再過幾年,你們都得知道我是幹什麼的。」

後來阿裡巴巴成立,一開始只有500塊人民幣工資,還經常拖欠。
馬雲把大家叫一起,問:「500萬年終獎,你們怎麼花?」
大家暢想了一個小時。


馬雲說,幹活吧,你們說的都會實現。
他又說,淘寶肯定能超過沃爾瑪。
別人問你知道沃爾瑪年零售額多少嗎?
他說:「不知道,但我們肯定能超過。」

確實,後來都實現了。
什麼叫膽識?
像馬雲這樣,立下一個別人都覺得不可能的預言,然後實現了它;或者像和馬雲一起創業的人那樣,能夠在最艱難的時刻不離不棄,有難同當。

每個人都有賺大錢的機會,就看有沒有一雙看得比別人遠的眼睛,和一顆勇敢的大心臟。
開拓自己的眼界,去嘗試更多未知的領域,接受新鮮事物,順應時代的變化。

努力賺錢,會賺才是王道。

馬雲準確把握機會,也是從零到有開始的▼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