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孩子的3種表現,其實是"缺失父愛",很多當爸的人還不以為然

在我心中,最刻骨銘心的父愛是陪伴,
雖然時間因為父親早逝很短,但在記憶裡,
父親陪我度過了愉快的童年和少年,其他孩子有的我也有,
其他孩子沒有的我也有,心裡是滿滿的幸福。

有他的陪伴,我不會因為黑夜而感到害怕,
不會因為挫折而感到沮喪。因為有他,心裡始終充滿著陽光。

後來因為他的離去,我一直在很長的時間裡,
暗夜時都會流淚心傷,即便是今天,我自己也已經有了孩子,
但是每當回憶到有父親的日子,還是忍不住哭泣。

父親的愛是非常重要的,而失去父愛的孩子
多會產生很多問題,這個問題也不僅僅發生在單親家庭當中。

有許多家庭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的時候,
但是其實很多即便是家庭健全的孩子,
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暴露出一些因為缺失父愛而造成的性格缺點。

劉湘最近就發現兒子有這些問題。
劉湘的老公是從事建築行業的,經常不能回家,
回了家也是忙於應酬,很少在家裡面陪孩子說說話,
也很少參與到他的成長過程中來,久而久之,父子倆的關係就顯得有點生疏,並不親密。


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內向,沉默寡言的特點,隨著孩子慢慢長大,
劉湘發現孩子不僅僅是內向,甚至非常害怕和恐懼和別人交流。

和兒子一起出去吃個飯,讓兒子問服務員再多要一雙筷子,
兒子都扭扭捏捏的不敢張口,在外面如果碰到什麼不順心的事,
回到家來就對著劉湘生悶氣。

隨著兒子這種性格缺陷一天天表現的更明顯,
劉湘帶著兒子去看了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在經過科學的測評之後告訴她,
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在家庭中父愛不夠,而造成孩子形成的一部分心理缺陷。

那麼當我們的孩子表現出哪幾種行為舉止,
就很有可能是因為缺失父愛而造成的呢?

1.膽小怕事
雖然在家庭教育中,母親也能給予孩子正能量的教育,
但是屬於父親的教育卻是與之不同的。


擁有父愛的孩子,在面對外部事物時,
有膽量也有決心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而缺失父愛的孩子,則在事情面前經常表現出怯懦膽小的性格特點。
遇到事情的第一個想法不是怎樣著手解決他,而是想去逃避。
長期發展下去,孩子的性格就會由最開始的躲事變成怕事,不敢與外界社會多接觸。

 2.沒有責任感
我們經常說一個男生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要有責任感,要懂得負責任。
這一點在父愛中也有所體現,如果一個父親能夠全方位的教育一個孩子,
那麼這個孩子一定從小就明白,要對自己的承諾負責任,要有責任感。

有責任感的孩子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因為責任感強,讓人安心,
從而有更廣泛的人際交往圈,這種負責任的態度
也會有益於他的學習工作和以後的生活。

而缺失責任感的孩子不僅對自己負不了責任,對別人也負不了責任。
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無法挑起屬於自己的擔子。


這樣的性格不僅不利於個人的發展,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
也會因為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不受歡迎。

3.性格偏激
還有很多缺失父愛的孩子,會表現出性格偏激的特點。
在很多家庭中,父親不盡到應有的責任,母親只好挑起所有的教育重擔。
這種失衡的家庭教育會讓很多母親對孩子有過於嚴苛的要求,
而這種嚴苛也會讓孩子表現出性格上的偏激。

小張在有了女兒之後,沒少和老公因為女兒教育問題吵過架。
老公總是推說自己工作忙,而小張又是從事教育工作的,
對如何教育孩子更有自己的心得,於是心安理得的把教育女兒的任務全部交給了小張。

因為頻繁的吵架,小張經常對女兒做出一些過於嚴格的要求,
教育態度也不是很好,經常因為一次考試不成功,
或者比賽沒有得第一名就對女兒大發雷霆,
長期下來,女兒的性格也變得偏激了起來。

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發生情緒崩潰。女兒高考的時候沒有發揮好,考
上了二本學校,女兒竟然產生了自殺的念頭,經過多次心理輔導才慢慢變好。

我覺得,我們不可否認,許多單親家庭的教育也十分成功,
但家庭教育中父愛的確實卻也不能忽視。特別是夫婦之間經常因為父愛缺失,
而造成母親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做出錯誤的舉動,從而使孩子慢慢形成了偏激的性格。

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孩子一生的成長教育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既然選擇生育孩子,那麼夫妻雙方都應該擔起應有的責任。

孩子的成長教育是雙方共同努力的成果,用寬廣的父愛陪伴孩子,
給予他們成長過程中應有的情感需要,是每一個父親都有責任做到的。

您的家庭教育中有沒有出現母愛和父愛失衡的問題呢?如果有,您又是怎麼去解決的呢?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