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焦慮不安就藏在內心深處」牢記三點消除壓力根源!

朋友舉辦一場聚會,同事們的聚餐,總是少不了你的身影。
每天我們不間斷的和各式各樣的人相遇,也與許多人交談,把時間安排滿檔,感覺生活的壓力很大,壓得自己喘不過氣,內心的焦躁不安,越來越影響生活。

現代社會,人們普遍能動不能靜,來來往往、匆匆忙忙,事情越多人越忙,人越忙事情越多,似乎陷入了一個無止盡的惡性循環。
而且現代管理,樣樣都要計較,事事都不能放鬆,大家都覺得壓力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已經不是忙裡偷閒,或者周休二日、休閒郊遊所能夠舒解的。
所以,在這種新鮮事物應接不暇,忙碌的時代,幸福感並沒有增加多少,人生並沒有充實多少,反而普遍煩惱焦慮和浮躁不安。
其實現代人浮躁不安的根源,就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
如何消除這些焦慮不安,好好過好人生?我們提出3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必須先靜下來

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能動不能靜。
一天到晚打手機,看電視,玩電腦,忙工作,哪有時間想事情?
很多人現在已經沒有了思考的時間。
我們受科技的益處良多,但是受到的害處也不少。
科技使我們整天動,沒有辦法靜。
可以說,靜不下來,是產生諸種煩惱不安的根源。
要消除這些煩惱不安,你必須先靜下來。
人要知道未來,就一定要靜下來。
始終動,是沒有辦法思考未來的。
只有先靜下來,才能審視自己的內心。


2、審視內心,反求諸己

我們整天忙著做這個、做那個,就是不做自己;
關心這樣、關心那樣,反而不關心自己;
和這個談話、和那個通訊,卻從來不和自己對談,彷佛把自己當作仇人或敵人對待。
我們最常做的一件事便是“整自己”,好像非得把自己整垮,才認為自己已經盡心盡力,無愧於天地自然,何苦呢?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我們的眼睛向外長,只會向外看,卻不知道內觀。
從現在開始,希望大家養成習慣,當看到任何事物,遇到任何情況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反求諸己。
任何事情都要向內反省,不要老向外假求。
如何向內?就是告訴自己:
「剛生下來的時候,是一無所有的。世間所有事物乃身外之物。有也罷,沒有也罷,都無所謂,不必那麼緊張,因為最後兩腿一伸,還是什麼都沒有。」


一個人懷有這樣的心態就平和安詳得多。
要知道,正是人有了各種需求,才開始起心動念,這樣“道”就不顯現了。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老說我知道我知道,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是不知道,就是因為起心動念了。
人要不起心動念很難,唯一的辦法就是忘我。

3、冷靜、客觀、公正地看待外物

人達到忘我的境界,遇到功利得失,就不會很急,不會有得失之心,不會逞一己之好惡,不會為名利所驅使,對事情妄下斷言。
平常我們很少會想自己是憑什麼立身的,其實,我之立身就是憑著無我的心態
有了這種無我而平和的心態,遇事就會冷靜、客觀、公正。
這三個詞也是我們常常在講的,但就是做不到。
因為你沒有忘我。


當你能夠很冷靜、很客觀、很公正地看待事物本質的時候,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選擇。
首先,我要不要這個東西?
其次,我要它做什麼?
再次,如果有人也想要,我舍不捨得給他?
如果你心中有我,就不會這麼想,一定先要了再說。
如果你心中無我,就會想這個給誰最合適?怎麼做比較合理?
人生就是選擇的過程,要冷靜、客觀、公正地做出判斷選擇。
這樣不執著於外物,自然心情舒暢

 

人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本來一無所得,就算活著的時候有了名利財物這些東西也不算什麼,別人拿走了其實也無所謂,因為到最後這些東西全都帶不走。
這樣一想你就很自在,不會被外界光怪陸離的種種事物所影響,就能回歸,發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實現自己一生的使命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