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利定律,
「貴在堅持和厚積薄發」
假設一張0.04m的普通紙張足夠大,
將其對折,再對折,
如此重複對折64次
大概會有多高?
很多人想,
一張紙才多厚?
薄薄的一層,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對折64次,
最多也就幾層樓那麼高,
這已經算是極限了
而事實是,
如果你算一下的話,
一張薄薄的紙,
對折64次,
其高度166020696萬公里,
這個長度是什麼概念?
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才38.4萬公里
這就是複利思維的力量
再來看一個更直接的例子
假設一個池塘裡的荷花,
每一天都會以前一天的2倍數量在開放
如果到第30天,
荷花就開滿了整個池塘
請問:在第幾天池塘中的荷花
開了一半?
是第29天,
到第29天時荷花
僅僅開滿了一半,
直到最後一天才會開滿另一半
也就是說:
最後一天的速度最快,
等於前29天的總和
聽起來魔幻,
但事實如此
所謂複利思維,
其本質就是:
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
而結果B,
又會反過來加強A,
不斷循環
透過這個定律去聯想人生,
你會發現,
很多人的一生
就像池塘裡的荷花,
一開始用力地開,
玩命地開……
但漸漸的,
人們開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厭煩,
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
甚至第29天的時候放棄了堅持
這時的放棄,
往往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
很多時候,
甚至可以說大多時候,
人能獲得成功,
關鍵在於毅力
如果有夢想就要先動起來,
然後堅定不移的去執行
當你付出時,
回報率不是最重要的,
想一想你要怎麼做能堅持一輩子,
才是最重要的
時間是一位偉大的作者,
它帶來的回報一定超過你的想像...
2.竹子定律
「經得起打磨,
受得住煎熬」
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
僅僅長了3cm
從第五年開始,
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地生長,
僅僅用了六周的時間,
就長到了15米
其實,在前面的四年,
竹子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人生需要儲備,
有多少人沒能熬過那三釐米?
不要擔心你此時此刻的付出
得不到回報,
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
人生亦是如此,
經得起打磨,
耐得起寂寞,
扛得起責任,
肩負起使命,
人生才會有價值
看見別人輝煌的時候,
不要嫉妒,
因為別人付出的比你多
3.金蟬定律
「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清貧」
蟬,要先在地下暗無天日的生活三年
忍受各種寂寞和孤獨,
依靠樹根的汁一點點長大
然後在夏天的一個晚上,
悄悄爬到樹枝上,
一夜之間蛻變成知了
然後期待太陽升起的那一刻,
它就可以飛向天空、衝向自由
這就叫金蟬定律
越接近成功越困難,
越需要堅持
要嚮往光明的美好前程,
就必須耐得住寂寞,
並且堅持不懈,堅守到底
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沉澱,
厚積而薄發,
才能夠最終取得成功
可見,金蟬定律
對我們的人生啟示作用很大,
因為人生是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要活出一個無限精彩的人生來,
無疑就要先做出一番艱苦磨練
要想創造出一片天地和事業來,
就是要從點滴做起,
永不言棄,決不半途而廢,
並堅持做到成功的那一天為止
4.破窗定律
「嚴於律己,絕不墮落」
美國心理學家菲力浦
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
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
停在不同的街區
並把其中一輛車的車牌摘掉,
把頂棚打開,
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
而另外一輛,
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
後來,辛巴杜用錘子
把這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
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
它就不見了
以這項實驗為基礎,
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
一間房子如果窗戶破了,
沒有人去修補,
隔不久,其他的窗戶
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
一面牆上如果出現一些塗鴉
沒有清洗掉,
很快牆上就佈滿了
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在一個很乾淨的地方,
人們會很不好意思扔垃圾,
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
人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隨地亂扔垃圾,
絲毫不覺得羞愧
好的東西人們會儘量保護它,
而好的東西一旦有了劣痕,
人們就會自覺的任其變得更壞
這就是“破窗理論”的表現
生活中有無數個“破窗理論”的例子
比如,晚上睡覺前,
你拿起手機對自己說,
就玩幾分鐘,結果成了幾小時
很多事情,就像這樣,
一旦有了開始的第一個突破口,
結果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人,一旦放任自己有第一次,
就會有以後的無數次
即使堅持一件事很難,
也不要讓自己有放棄的第一次想法,
因為放棄了一次,
第二次就更容易了
這些定律告訴我們:
拼到最後,
拼的不是運氣和聰明,
而是毅力
成功也很簡單,
你只需要在別人放棄時,
再多一份堅持,
在別人鬆懈時,
多一份認真
在別人患得患失時,
多一份勇敢,
最終你就容易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