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蠢」到極致是「聰明」!真正聰明的人,都是下「笨」功夫 !

曾國藩,你這種笨腦袋,讀什麼書
湘鄉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說是曾國藩在家讀書,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讀了多少篇還背不下來。
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竊,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他睡。
小偷忍無可忍,跳出來大叫:「這種笨腦袋,讀什麼書?

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勉強過關。
但另一方面,曾國藩又是個極為「精明」的人,他是一個高明的軍事家、戰略家。
太平軍起,舉國束手無策,只有他獨僻蹊徑,以超人之膽識創立湘軍。
在從皇帝到大臣或急於求成,或悲觀絕望,滿朝如無頭蒼蠅,紛無定計之際。
曾國藩提出了「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勢」的平定太平軍戰略。

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極為高明的戰略,清王朝正是在這個戰略指導下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他善於審時度勢急流勇退,不邀功。
自古功臣,像他這樣善於把握進退者不多,剿滅太平軍之後,他的功名事業如日中天。
此時他卻極度冷靜,在大盛之中察覺大衰的先機,毅然上疏請求辭去節制四省的大權
他一生出將入相,沒有大的蹉跌,在傳統官場上像他這樣的成功者並不多見。

此數端就可看出,曾氏的「精明」已臻最高層次,實非常人可比。
正是與眾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國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曾國藩的人生哲學很獨特,那就是尚拙。
他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曾國藩能夠打通科舉這條路,靠的完全是「笨勁
父親要求他:
不讀懂上一句,不讀下一句;不讀完這本書,不摸下一本書;不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絕不睡覺。
他不懂什么「技巧」,什麼捷徑,只知道一條路走到黑,不撞南墻不回頭。
這種「笨拙」的學習方式,在他身上培養起超乎常人的勤奮、吃苦、踏實精神。

笨拙的好處,抗挫折能力高也是扎實的基礎。
積苦力學的經歷給了曾國藩獨特的啟示,他發現笨拙有笨拙的好處。
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
笨拙的人從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擊打能力特別強。
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

打仗靠的也是笨拙精神
曾國藩一生善打愚戰、笨戰,不善打巧戰,不貪小利,不求奇謀,踏踏實實,穩扎穩打。
他說:「打仗要打個穩字。」一生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
花極大心血去研究敵我雙方情況、戰鬥的部署、後勤供應、出現不利情況如何救援等,指導每個環節都算到了,算透了,才下定打仗的決心。


曾國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誠為本,以拙為用
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說大話,不求虛名」,做事情願人占我的便宜,斷不肯我占人的便宜。
別人以巧似偽欺騙他,他卻仍然以誠以拙相待。

曾國藩最有意義的「笨拙」正是扎實徹底的思維方式
西方思維的最大特別是重視實證、重視邏輯、重視差別。
而曾國藩的思維方式與西方式思維不謀而合。
因為其笨拙踏實,在華人中達到了少有的嚴密程度。

遇到每件事,他都從正反去看反復琢磨,細細分析
而正反這兩個方面,也要進行細分,把「正面」再分兩面,分析它的正反,「負面」也自有其正反。
他把這件事中包含的每一個因素都研究到位,不使有一點含混不清之處。
對於這件事物就能觀察得分外透徹。


曾國藩說,自己「天分不甚高明專賴學問以求精明」
一生經歷千難萬險,處理過無數大事,大體都很得當。
其過人之處就是不怕費心費力,對事物進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
在對事物進行了精到分析的基礎上,再找出要害,把握關鍵
每次處理完了之后,還要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次作參考。
 


曾國藩的精明,就是建立在笨拙之上,絞盡腦汁殫精竭慮之上。
「笨」到極致就是「聰明」,「拙」到極點就成了「巧」。
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原來笨拙也是一種精明!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