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男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從「自律」來成就自己!學會克制,才能「掌握」!

一個人事業上,是否有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於這個人的自律性
有自律的人每天的時間都會安排好,什麼時間段做什麼事情,過的很充實。
​而沒有自律的人,每天隨性而為,不知道幹嘛好,所以很多時間都浪費了。

賈伯斯曾說,「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學會克制自己,用嚴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這種自律中不斷磨練出自信來。」
越自律的人,生活中越有底氣。

電視上正在播映《翻滾吧,阿信》,正在拖地的老媽看到螢幕上的彭于晏,突然說了句,這體操運動員長得真帥!
她不知道的是,彭于晏並非專業的體操運動員,為了拍這部電影,他苦練了8個月,每天進行十餘小時的體操練習,活生生把自己煉成了一個專業體操運動員。
電影上映後,奧運體操冠軍劉璇和陳一冰都忍不住為他按讚,他也因為這部片子,入圍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然而,彭于晏在工作上達到的成就,並非努力二字就能詮釋,而是源於幾十年如一日的自律習慣
許多妹子被彭于晏的高顏值和六塊健碩的巧克力腹肌迷得神魂顛倒,卻不知道,她們的男神曾經也是個食慾旺盛的小胖墩。
小學時的彭于晏身高只有158cm,體重卻重達70kg。
這樣橫向增長的態勢一直保持到高三,彭于晏覺得,自己不能再胖了。
於是,他開始每天刻苦鍛鍊,並瘋狂喜歡上籃球運動,後來他停止了橫向增長,開始豎向增長到182cm的大高個。

再後來,工作以後為了接到好劇本,不論多忙,他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健身數小時,食慾更是嚴格控制
他坦言,自己是易胖體質,為了節食,十多年不曾吃飽過,也幾乎忘記了糖是什麼滋味。
我以前常常想,一個人的容貌是一開始就註定的,還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改變?
彭于晏的例子,回答了我心中的疑問。


只要練就深入骨髓的自律,你的容貌也會跟著改變。
蕭伯納說過: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無論是學業、職場,還是個人生活,自律都是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那些不放任,不沉淪,擁有強悍自我主宰能力的人們,一定都有鐵一般的自律精神。
極致自律的體驗一開始肯定痛苦,也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只要把自律融入血液,變成習慣,每個人都將受益終生。

然而,很多人在走向自律的過程中屢屢受挫,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要養成好習慣、戒掉壞習慣,關鍵是專注於想做的事,而不是要戒掉的壞習慣
如果你想戒掉暴飲暴食的習慣,就不要總想著吃,而是選一本好的營養書,學習規律飲食,並找一些讓自己想不起來的事做。
如果你想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就不要老想著「這太難了」,而應該多想想堅持運動給你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想讓自己無債一身輕,在你還清債務前,就不要老想著你為還債而必須努力戒掉的事,而是多憧憬當你從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債務中解脫出來的那種輕鬆、自在感。
一定要把思想集中在要做的事,而非厭惡的事上。

多憧憬即將得到的回報,你就會開足馬力向目標進軍。
其次,好習慣的養成還必須認識到重複的重要性
《好習慣,壞習慣》一書的作者梅爾說到:你的每一次行動都會在你的腦中形成思維定式,你做的次數越多,思維定式就越根深蒂固。

台灣作家林清玄已經60歲,但仍然要求自己每天寫3000字,不為發表,只是練筆,他說寫字是個勻速前進的工作,不斷重複地積累,才能突破,他不會放縱自己。
所以,他的文字生命力很長。
因此,深到骨子裡的自律,就是重複地堅持做正確的事。
問題來了,每天堅持做哪些事,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一、注意思想及言行

思想和語言是形成所有好習慣、改掉所有壞習慣的出發點。
我們必須學會說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感覺到什麼。
如果你優柔寡斷,就不要老說「我做決定很痛苦」,而是說「我行事果斷」。
如果你想減肥,就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說「我管不住自己的嘴,一旦吃上就停不下來」,堅持說自己現在怎樣,那就會永遠這樣。

因為語言是行為的先導,人們所想所說的,尤其是經常想、經常說的事,會在心中留下印記。
打個比方,計算機只能提供我們預先輸入進去的信息,人們的心靈也只能按其記憶來提供信息。
如果不喜歡計算機提供的結果,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更換一個新的程式。
如果你不喜歡壞習慣帶來的結果,就應該打破舊有的模式,重新書寫已經輸入心靈的東西。

二、決斷

有人曾做過一個調查:將2500位遭受失敗的男女加以分析,結果發現:「猶豫不決」在失敗的31項重大因素中,名列前茅。
可見,培養決斷的習慣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許多人無法決斷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犯錯。所以他們永遠試圖去決定,但從不行動。
然而,檢驗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的唯一途徑就是,邁開腳步、勇敢行動,在實踐中接受檢驗。

要想永遠正確就是高估了自己。雖然失誤不過是暫時打擊了我們的驕傲,但猶豫不決將給我們帶來的危害更加無法估量。
羅斯福曾說:「在任何一個決定的時刻,你能做得最好的事情是對的事情,其次是錯的事情,最差的是什麼都不做。」
 


三、追求卓越

卓越和完美不一樣,絕大多數拖延症患者都是完美主義者,因為被迫達到完美,但又害怕達不到,因此屢屢拖延耽誤。
但是,人無完人,我們不能事事盡善盡美。在做任何事的時候,我們應該抱著追求卓越的態度和願望來儘可能做到最好,然後相信,餘下的自有辦法
埃德溫•布利斯說過:「追求卓越讓人滿足,促人健康。追求完美卻讓人飽受挫折、神經過敏,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所謂卓越,就是將平凡之事以不凡之法完成。
義大利提琴製作師安東尼奧,在小提琴製作上一直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在作品沒有達到人類技藝和努力所能達到的最高程度之前,他店舖裡生產的任何一件樂器都不可以對外出售。
對卓越的執著追求,使安東尼奧得到了這樣的回報:迄今為止,他的琴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做那個最好的自己,不妨每天做出一些小改變。

比如,在超市購物的時候,你把一樣東西放進購物車,後來發現自己並不需要時,應將東西放回原處,而不是隨手一丟就抬腿走人;入住酒店退房前,應該儘量使房間的整潔度和入住前一樣,而不是留下一片狼藉。

深到骨子裡的自律,莫過於每天堅持做這3件小事,這也是每個精英的標準配備習慣。
很多人沒有把習慣太當回事,但是一說到命運,就會下意識地正襟危坐、神色凝重、思慮重重。
重視命運無可厚非,但有一個淺顯又實用的道理是:言辭會促成行動,行動會成為習慣,習慣決定了性格,性格會決定命運。
真正讓人變好的選擇,都不會太舒服。對自己狠一點,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努力學習體操的彭于晏▼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